給孩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父母知道每個孩子都會有擔心和焦慮,但是他們不明白這些焦慮的來源。

父母經常問:“爲什麼我的孩子那麼害怕?”一位父親竟然對他不安的孩子說:“不要再胡說八道。你知道你沒什麼好擔心的!”

這裏記述一些孩子焦慮的來源,並且提供一些處理焦慮的方法,可能會對父母有所幫助。

孩子最大的恐懼是父母不再愛他並拋棄他。就像約翰·斯坦貝克在《伊甸園之東》一書中那不尋常的描述一樣:“孩子最大的恐懼是他不再被愛,不被父母接受使孩子處於害怕的狀態……隨着不被父母接受的感覺而來的是憤怒,隨着憤怒而至的是某種報復性的犯罪……一個孩子,他渴望的愛遭到了拒絕,於是就踢打貓並把自己的內疚隱藏起來;另一個孩子偷竊,想用錢使自己得到愛;第三個孩子想征服世界——處在犯罪和報復以及更多犯罪的循環之中。”

永遠不要威脅說要拋棄孩子。不管是開玩笑,還是憤怒當中,都不要警告孩子說他或她將被拋棄。

有時,你會在大街上或者商場裏,聽到一個生氣的父母衝着拖拖拉拉的孩子大叫:“你要不馬上過來,我就把你丟在這兒。”這樣的話會喚醒孩子一直潛伏着的對被拋棄的恐懼,它會激發孩子幻想的火苗,幻想被一個人孤零零地丟在世上。當孩子的磨磨蹭蹭超出了你忍受的限度時,比較好的方法是用手拖他走,而不是用話威脅他。

有些孩子從學校回到家時,如果父母或者監護者不在家,他們會感到害怕。他們原本處於睡眠狀態的、對被拋棄的焦慮會被即刻喚醒,就像已經建議過的方法,在公告板上留一個信息,告訴孩子父母去了哪裏會比較好,或者用錄音的方式。對於年紀小的孩子,錄音帶的信息特別有用。父母平靜的聲音和充滿愛意的言語能夠讓他們忍受暫時的別離,而不至於產生過度的焦慮。

當生活的情勢使得我們不得不離開自己年幼的孩子時,分離之前必須作好充分準備。有些父母發現很難告訴孩子他們要因爲工作、假期或者一項社會義務離開家。因爲擔心孩子的反應,他們會在晚上,或者當孩子在學校時,偷偷地離開,把事情留給親戚或者保姆來解釋。

一位媽媽有兩個三歲的雙胞胎,她必須接受手術,家裏的氣氛緊張、不安,但是孩子們一無所知。在進行手術那天的早上,媽媽手裏提着一個購物袋,假裝她要去超級市場。她離開了家,三個星期之後纔回來。

在這段時間裏,孩子們看上去無精打采。父親的安慰起不到任何慰藉作用。他們每晚都是哭着睡覺。白天,他們很多時候站在窗前,爲媽媽的事焦急、煩躁。

如果事先讓孩子作好準備,孩子們接受這種分離的壓力時會更容易些。有意義的準備要求的不只是一般口頭上的解釋,它需要交流,交流時要用孩子對玩具以及玩耍時使用的語言,一種跟孩子的心靈交流的語言。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媽媽在入院前兩個星期,告訴三歲的女兒茜茜即將發生的事情。茜茜顯得漠不關心,但是她的媽媽沒有被她缺乏好奇心的表象所愚弄,她說:“讓我們來演‘媽媽要去醫院’吧。”她拿出一些娃娃(專門爲了這次事情買的,或者在孩子的幫助下做的),代表家庭成員、一個醫生,還有一個護士。

媽媽一邊操縱合適的娃娃,一邊替他們說話,她說:“媽媽要去醫院治病,媽媽不會回家。茜茜奇怪:媽媽到哪裏去啦?媽媽到哪裏去啦?但是媽媽不在家,她不在廚房、不在臥室、不在客廳。媽媽在醫院,看醫生,治病。茜茜哭了,我要媽媽,我要媽媽。但是媽媽在醫院治病,媽媽愛伊維特,想念她,每天都想念她。她想念茜茜,愛茜茜。茜茜也想念媽媽。然後媽媽回家了,茜茜非常高興,擁抱並親吻了媽媽。”

這出分離和團圓的戲,媽媽和女兒演了一遍又一遍。開始的時候,多數是媽媽在說,但是很快,茜茜開始說。利用這些娃娃,她告訴醫生和護士要好好照顧媽媽,要讓她康復,儘快送她回家。

在媽媽離開前,茜茜請求她再重演一次戲,茜茜說了大部分臺詞,結束表演時,她非常放心:“不要擔心,媽媽,你回來時我會在這裏。”

在離開前,媽媽還做了幾個其他的安排:她介紹了新的保姆給茜茜認識;她放了很多她的照片和茜茜的照片在化妝臺上;她錄了一盒磁帶,裏面是幾個茜茜最喜歡聽的睡前故事,還有一些充滿愛意的話。在無法避免的孤單時刻,媽媽的照片和話語讓茜茜安心,感覺到媽媽的愛依然在身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