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能借勢也能蓄勢(讀北冥有魚)

最近讀了莊子 《逍遙》遊以後,它卻讓我在一個更大尺度上,,理解了“英雄”兩個字,逍遙遊也是我們語文課本里學過的篇章,它開篇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非常宏大的畫面:“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個裏也。”這麼大,而且奮起高飛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一樣。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所以,它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它要借勢。這個“勢”就是海運。包括後面也衝講到,在《齊諧》這本書裏說,“鵬之徙子南冥也,水擊三千星,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日息者也。”看到這裏,我們會說:“我知道時勢造英雄”,英雄的誕生肯定都是要看看時代的紅利,都是要“借勢”。

沒錯,英雄是要“借勢”的,但我認爲在“借勢”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叫做“蓄勢”。這段語的後半句大鵬鳥是乘風而去的,什麼時候有風?去從六日息地””六月颳起的大風。那我們就要問了:那它一、二、三、四、五月在幹嘛呢?

我們繼續往下看,如果聚集的水,不夠深,那就沒有力量去負載一艘大船;如果聚積的風不夠猛,那就沒有力量去負載這麼大的翅膀。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裏有個很重要的詞叫做“培風”。你要乘風而去,就要等得培育積蓄,但如果你是一艘大船,那你要等待的時間更久。因爲大風不會天天來。

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諸葛亮在見到劉備前當了整整十年的農民。

17歲列27歲,風華正茂的年紀,拿來躬耕蟄伏;

劉備更慘,46歲遇到清葛亮之前,投奔這個投奔那,常常有寄人籬下之感。和當時的荊州牧劉表喝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大腿內側,因爲常年騎馬,而消失的肥肉,又長了起來,不禁傷心流淚,發了“髀肉之嘆”。

更不用說姜子牙,他在70歲以前毫無成就,周文王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垂釣於謂水之濱。

而左中國繪畫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藝子家,更是數不勝數。黃公望的藝術生命,是從50歲以後開始的;齊白石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來自己的藝術巔峯。

一朝成名的背厲後,是多少年耐得住的寂寞。只有向下生長的根系,扎得足多牢,纔有那個無窮的向工的力量去長出參天大樹。

聲明:選自視頻號意公子,本人是爲了積累資料,方便備課查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