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3〉 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3〉

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3〉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註釋】

【翻譯】

①孔子說:“審判訴訟案件,我與別人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有所不同,我希望使訴訟案件完全消失。”

②孔子說:“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一樣(沒有什麼高明之處)。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摘自百度5000言)

【心得】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強調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覺得之所以有訴訟案件發生,是因爲民風還沒有歸於淳厚,而民風沒有歸於淳厚,又是因爲教化沒有大行於世。在孔子看來,明察善斷固然必要,但通過教化減少訴訟纔是使社會達到和諧的最重要途徑。

要想使老百姓和睦相處,減少紛爭,必須依靠教化。這個教化與我們現在說的教育有所差別,古人語境裏的教化,重在社會教育,目的是移風易俗,是社會風氣歸於良善。古代的教化,重點是勸人向善的,這種教化如果深入人心,社會人人向善,大衆心慕禮讓,自然會減少社會爭端,更不用說殺人放火之事了。教化引導社會大衆去注重道德,這就會使大多數人能夠遵守基本的道德標準,自覺約束自己不做不合“禮”的事,人人克己,矛盾自然難以形成。如此一來,社會矛盾相應減少,訴訟案件會大幅下降。古代的士大夫做官後,一般都很重視教化,並希望通過教化實現社會治理的目的。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歷史事例來認識。西漢宣帝時期,大臣韓延壽被任命爲潁川太守。韓延壽的前任趙廣漢在治理潁川期間,鼓勵民衆相互告發,所以民間相互結仇的很多。韓延壽上任後,改弦更張,禮聘德高望重的長者,與他們共同研究、決定各種禮儀,教導百姓互相禮,教化大行。韓延壽在東郡當太守時,經常表彰孝順父母、兄弟友愛的高尚之士,並修建地方學校,請老師教授弟子。每年春秋兩季,都要舉行“鄉射”禮,屆時,場上陳列鐘鼓,大張管絃,儀式十分隆重。上下賽場的人們,都相互行禮作揖。凡有築城或收稅事務,都在事前張榜公告時間和費用,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敬服,不敢違抗。他還在民間設置相關管理人員,督率百姓孝敬友愛,並禁止收留壞人。同時還規定,不管是城中街巷還是村落之中,如發生異常之事,官吏必須立即上報。所以,壞人都不敢進來。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嫌麻煩,但後來官吏無事,百姓平安,都非常贊同。對待下級官吏,韓延壽既施以恩德,又嚴格約束。每有下屬犯錯,韓延壽就痛切自責。他的手下知道後,都深自愧疚,不敢再犯。

有一次,韓延壽外出巡視,來到高陵地界。有兄弟二人因爭奪田產打起官司,來向韓延壽申訴。韓延壽聞聽,悲傷地說:“作爲郡守,我應該是全郡的表率,而今卻沒能宣明教化,致使治下發生兄弟爭產的醜事,既有傷風化,又使當地賢者蒙羞,過錯在我啊!”當天便閉門思過,不再辦公。全縣官員聞聽,無不深感愧疚,都把自己關起來等待處罰。相互爭產的兩兄弟知道後,無地自容,便剃髮露身前來謝罪,表示願將土地永遠讓給對方。此事很快傳播開來,全郡百姓知道後,紛紛互相勸勉,社會一片和睦。在韓延壽的治理下,全郡無人敢挑起爭端。待人接物,韓延壽都無比真誠,官民都不忍心去欺騙他。

韓延壽的所作所爲,正是對孔子思想的實際應用。實踐證明,大力推行教化,能夠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能夠使民衆歸於良善。社會爭端大幅減少,也就用不着費心聽訟了。(摘自百度5000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