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1〉 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1〉

讀《論語》第十二章:顏淵篇〈12.11〉

衣者郭郭

【原文】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註釋】

【翻譯】

①劉景公詢問孔子政治的做法。孔子回答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齊景公說:“說得對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算糧食很多,我有辦法喫到嗎?”

②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治。孔子回答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好哇!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夠喫得着嗎?”(摘自百度5000言)

【心得】

李章提示了“名”和“實”的問題,即除了有君之名還必須有君之食。“實”指“分”而言,就是標準、理想之意。君、臣、父、子都應該努力成爲理想的君、臣、父、子,而不能徒有虛名。

本章也說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會禮法制度。擺正人與人之間名分關係,這對維護社會秩序來說是很重要的。春秋時期,社會結構發生變動,西周時君臣父子的等級名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事發生。齊景公作爲一國之君對此感受亦深,所以他十分讚賞孔子的“正名”主張,但他終究沒有任用孔子,不立太子,導致繼嗣不定,引發了陳氏弒君之禍。

【名家品論語】

孔子講的人格標準,凡是人都要遵守的,並不因地位的高下生出義務的輕重來。常人開口便說:“孔子之教是三綱五倫。”這話很要仔細考究。五倫說是孔子所有,三綱說是孔子所無。諸君不信,試將孔子自著的書和七十子後學者記孔子的話一字不漏地翻讀一遍,看是否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這種片面的倫理學說。我們只聽見孔子說:“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易經·家人卦》)我們只聽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還聽見董仲舒解這兩句話,說道:“父不父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耳。”(《春秋繁露·玉杯》篇)倒像責備臣子反較寬,責備君父反較嚴了。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從“仁者人也”演繹出來。既做人便要盡人道,在人裏頭做了君,便要盡君道,做了臣便要盡臣道。“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全然是相互的關係,如此纔是“相人偶”。所以孔子所說,是平等的人格主義。

——梁啓超《“仁”與“君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