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垫脚石

今晚在cctalk听了《教师以研究的姿态成长》一书的作者刘波老师的交流。

刘波老师是浙江宁波市某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老师,他今晚给我们分享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研究观及课题研究,成长观及注意事项,写作观及破解之道。

我非常喜欢这个江南老师的讲课风格,不矫情、不造作,陈述自己个人成长的事实,说话又不失真诚和幽默。尤其是他在说自己2003年到2022年,19年间,三次申请拔尖人才经历的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有心酸、有惊喜,而带给刘老师惊喜的正是他的长期主义。19年间,他不停地学习、观察、思考和写作,所获荣誉和成果无数,等他2022年第三次申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师,一举通过。

刘波老师说读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垫脚石,通过阅读,教师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自己的人文底蕴和学科素养,也拓宽了教师生命的长度。写作,让这份沉淀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教师的思考更加深入,表达更加流畅。

刘老师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他的写作灵感可能来自街头一个普通人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可以是收音机里某个新闻的观点,也可以是电视剧中某个人物的成长经历,只要用心观察,再结合当下的教师,教育和教学,很快成为一篇有思想性的文字。

读写的确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很多草根教师脱颖而出。我认识的教师中闫付庆老师和梁树丽老师都是读写的最大赢家,闫老师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梁老师的文章也多次被多个名师公众号转发,两个人都因为读写走进了大众视野,并站在了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舞台上。

我最佩服的则是我们学校的赵新霞老师,今年54岁,评上正高级职称也有五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停止论文写作,她写的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政治教学与参考等杂志,一出手就是CN和核心期刊,5年有七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硬是通过写作为自己挣了10多万元的稿费。简直不要太硬核!从赵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努力的意义和知识的力量,教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我也要努力学习,以研究的姿态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