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挑战】20:因为有你给我力量

这一期写作,以“力量说”为主题,也许,此篇是我最想写的一篇。前面有一篇与此类似《我的力量源泉》,那篇文章我从“亲情”“友情”“导师情”三个角度进行了叙述。而这次,我仅从“工作关系”入手吧。因为每天,和工作伙伴们相处的时间最多。我从他们的身上,获得更多的力量。

01

我是一个“顺受力”很强的人,在所有的场合,我都只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几乎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思考,更没有胆量去表达。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能力叫做“批判思维”。

我做事,也只是顺着自己最原始的最粗浅的想法做,一直停留在我的“浪漫阶段”,随性出发,没有想过什么目的,什么科学设计,什么源头。这样做事,会含着运气成分。也就是说运气好的话,会看到春暖花开,看到舒心舒适。但是我这样的做事,不能复制,不能形成经验,只能形成个案。

是的,是在她“强烈且屡次”的影响下,比如教研活动时,讨论某个课时,比如开会研究某个决议时,她会提出她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思考……我的思维习惯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影响,现在的我已经和原来的我有很大的不同。原来的我,思维是直的,做任何事情都只有单一的想法。现在的我,学会了让思维拐一点弯弯,在能够有所发散的时候进行发散,能够关联的时候进行关联,能够由一到二,由二到三,甚至更多,这不得不说是你给我的力量。

因为,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又尤其是已经成年的我的思维习惯,竟然有这样的转变,可想而知,这股力量在我的生命中是很有分量的。

02

我做事也是一个只管过得去的人,凡事踩着及格线就万事大吉。所以,“尽善尽美”“追求极致”“关注细节”这些词语离我的生活较远。

而我的身边,其实有好些人都是“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想法,她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我们俩最明显的对比便是那次考驾照。这件事被我们当做谈资讲过好多次,考科三的时候,我只管将车停到路边即可,从来不管是否端正。而她呢?却在停车时发现停得不标准,又让车动了一下停标准一些。就因为这个原因,那次科三她没有过。我们后来聊到这件事说,我是典型的60分万岁,而她是一个不折不扣追求100分的人。

虽然,这样的生活态度各有各的好处,但我就永远是那个”差不多“先生。

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我是那个只管有读的行为和读的结果的人,很多时候我将自己读成了一个句号,至于我是否领悟到了精髓,能不能领会出个一二三来,却不得而知。这样的读书,其实是无法提升的,我让自己的思想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所以,在一些共读群里,我几乎不能发言,因为不知道发什么言。我的思考是片面的,而她可以在一些共度群里坚持研读,坚持深读,坚持输出,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话题。专家来学校,她很会归纳总结,善于提问,这与她沉浸式的追求思想的极致有关。

所以,她也给予了我力量。让我凡事可以想得周到一些,做事可以追求高品一些。这样的力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始终要向前,不能止步。

03

当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群体里,能见识各个方面都很优异的人,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吸取到不同的力量。前面两位,我不提名字,大家都应该知晓。现在,我就拍拍她们吧。

比如,万里燕老师——每次我听她的课,都会激动,都会热泪盈眶。也许是我这个人比较喜欢音乐(上周五观看一些班级的入场式,我居然会眼含热泪),也因为我很喜欢那种“清风拂面”的教学方式,更喜欢那种始终带着对人性真善美引导的教学追求。万老师的课,给予我力量:如果我们的课,都能像万老师那样,学生岂有不想上学的呢?

比如,游琼英主任——我很佩服她的学术研究能力,她看的书几乎都是学术方面的,关键是她还能记住并直接运用,直接抵达读书的最高境界。而我呢,可能当时记得一些,后来便再也不会留痕了。对学术追求的态度一直没有停歇,很后悔三年前没有加入她的名师工作室。如果这一届她还有,若她不嫌弃,我一定去加入。

还有更多的工作伙伴们,共情上的,策略上的,与学生交往上的,都不断的影响着我。

感谢这样的一个团队!让人时时如沐春风,力量无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