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人生的酸甜苦辣:《浮生六記》,最是閒散灑脫處,更應有詩情

最近閒來無事的時候,我喜歡讀沈復的《浮生若夢》。大概是因爲人到中年,已經對人生的無常頗有感觸,讀着沈復的文字,也不再覺得寡淡,反而覺得清新樸素。

他與妻子陳芸,夫妻感情很好,在《浮生若夢》的第一卷“閨房記樂”中,沈復把他和妻子在一起時候的那些生活瑣事,描繪得興味盎然。每每讀到他們夫妻二人吟酒誦詩,我便總是心生羨慕。

現如今,不說這樣的佳偶難得,就說是個人清閒的時刻,也都少得可憐。那時候的文人雅興,到如今,幾乎快要消失殆盡了。

生在清朝的幕僚家庭,沈復並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在他後期的人生履歷中,也未見多麼光鮮的事蹟。但《浮生若夢》卻承接着李清照的《金石錄後序》和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他用樸素的語言,記錄自己的生活,讓我們得以在幾百年以後,依然能夠一窺清朝時期,那些我們並不熟悉的生活細節。

布衣蔬食的生活,他們卻甘之如飴。有詩有酒、有書有畫,每一天,就其樂融融了。可是,理想抵不過現實的殘酷。貧困的生活,加上家庭的變故,沈復和他的妻子,顛沛流離。終於,陳芸沒有經受得起生活的煎熬,撒手人寰。而沈復也自此消沉不已。

“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外加上第一卷的“閨房記樂”這四卷,是現存的四卷。另外散佚的兩卷“中山記歷”以及“養生記道”,似僞作,現如今已無從考據。但聊勝於無吧。對於現代讀者來說,就算是僞作,也還是有閱讀的價值的。

林語堂曾經把沈復的《浮生六記》翻譯成了英文,也因此,這部作品在外國,也有着一定的影響力。

好的作品,有時候並不一定要求作者本身多麼地偉大。沈復的這部作品,勝在以情動人。他在作品中娓娓道來,夾敘夾議中又常常有着情感的流動,十分感人。他對山水田園的品評,他對起居飲食的評論,這些內容,在今天看來,都有着非常寶貴的藝術價值。

這樣的自傳體作品,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放在如今,也是足夠清麗脫俗的。

要說這類書,版本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學問。你大可以挑選像“中華書局”“上海古籍”這樣的出版社,也可以選擇一些裝幀比較精美的版本。

就像我這次正在閱讀的這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浮生六記》,它是一本白話譯本,譯者本身的文學素養,也是很高的。翻譯者何三坡,他是著名詩人,也是一位評論家。他的翻譯,讓我覺得,《浮生六記》穿越了時空,生髮出另一種淡然的美好。他讓我覺得,沈復就像是我認識多年的好友,他以書信的形式,向我娓娓道來,他坎坷的一生。

讀到動情處,我會覺得人生的無望。但沈復他又很貼心地給我們勸慰,讓我們感恩現在擁有的所有。

沒有誰的人生,可以始終順遂。我們擁有的時候,一定要珍惜再珍惜,切不可妄爲。把這本書翻過來,從後面讀起,又是沈復的《浮生六記》原文,整本書,配着清新淡雅的插畫,線裝的書脊,可供我們平攤開來肆意地遐想。這本書的藝術水準,真的還挺高。

“人生如寄,浮生若夢”。我們來此一遭,更應盡興。花開六朵,一花一色。縱然動人,也有衰落的時刻。不要悲傷,你我皆是同樣的命運。讀沈復《浮生六記》,頓覺惜福的可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