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宁”/作者:邵明

——什么是沙宁时代?

在读周作人《谈酒》一文中,读到一句“沙宁(Sanin)时代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什么是沙宁时代?我又将追根溯源。先把周作人《谈酒》一文中有关“沙宁”的一段话交代一下。

——『醉了,困倦了,或者应当休息一会儿,也是很安舒的,却未必能说酒的真趣是在此间。昏迷,梦魇 ,呓语,或是忘却现世忧患之一法门;其实这也是有限的,倒还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还要强大。我喝着酒,一面也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结果是借醇酒妇人以礼教的迫害,沙宁(Sanin)时代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国什么运动都未必彻底成功,青年的反拨力也未必怎么强盛,那么杞天终于只是杞天,仍旧能够让我们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时喝酒又一定另外觉得很有意思了吧?』

人家说,周作人的散文比他哥哥周树人好,此话不假,这段文字可见一斑。从酒谈到了礼教的反动;谈到了“沙宁”时代;谈到了他的“杞天之虑”。我估计,他当时还是个热血青年,与后来投靠东洋人的周作人是两回事。如五四《新青年》的陈仲甫与后来的陈仲甫是两回事。

今天犀牛书店小庄的推文中提到了“沙宁”这本书,使我对“沙宁”产生了兴趣,也好给周作人《谈酒》一文中的“沙宁”时代有个交代。《沙宁》,俄罗斯阿尔志跋绥夫 著,郑振铎译,文学研究会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时期出版。

小庄的推文——版权页被撕去,平装,32开,600页,书脊有破损,见图/1921年,鲁迅在文章中这样评价《沙宁》:『十九世纪末的俄国思潮最为勃兴,中心是个人主义;这思潮渐渐酿成社会运动,终于出现一九零五年的革命。约一年,这运动慢慢平静下去,俄国青年的性欲运动却显著起来了……阿尔志跋绥夫是诗人,所以在一九零五年之前,已经写出一个以性欲为第一义的典型人物来。』在当时,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描写功力是很推崇的,认为他“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也引述作家本人的解释,“沙宁“这一种典型,在纯粹的形态上虽然还新鲜而且稀有,但这精神却寄宿在新俄国的各个新的,勇的,强的代表者之中。

小说《沙宁》简介——小说从主人公沙宁返回家乡写起,到他乘火车离去结束,写的是他在家乡那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沙宁少小离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他与农夫的孙女一起过夜,月夜在河面的小船上占有了美丽的女教师卡尔萨维娜,~。他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亲人,面对熟人的死亡,他每每无动于衷,认为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傻瓜;他身材高大,健壮有力,聪明灵活,为所欲为,与此同时,他又很孤独无聊,漂泊不定。这一形象出现在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年代,因此被看成俄国文化精英之整体“堕落”的象征。然而,这些精英却认为《沙宁》在他们国家里起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作用,个性解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