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005‖《散文教学教什么》导读03

《散文教学教什么》导读03

文‖张爱敏

导读题目一(3)散文教学内容可开发的外延有哪些?

散文的言说对象是高度个性化的,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想通过人、事、物、景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那么,我们阅读散文呢?

王荣生教授说:“我们阅读散文,是在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思”。“作者的所见所闻”是直接呈现在文章内容里的,“作者的所感所思”更多时候则要靠品味作者的语言才能体察出来。

在教学中,我们之所以设置拓展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思”的文字内容。

那么,该如何拓展外延呢?

郑桂华教授认为,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有合适的路径,具体说来需要完成4个步骤:

第一,认识散文的特征,明了散文的谱系;

第二,知晓某位散文作家在整个散文谱系上的位置及其个人的风格;

第三,分辨这一篇散文作为课文的独特价值,确定其教学内容;

第四,教师选择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所侧重的教学内容。

概括一下,四个步骤可以分别简称为“辩体”,“识人”,“断文”,“定点”。

因此,郑桂华教授将散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辨体。辨体就是熟悉散文的整体知识,确定该篇散文的大体属性。

散文确实可能没有独立的、截然区分于诗歌、小说的自足内涵,散文的本质规定性及特征是在与其他文体的对比中得以显现的。具体说来,就是前面谈到的“中间性”。即主观地记录作者所经历或体验的某些生活片段过程。

2.识人。识人就是弄清该作家的创作在整个散文谱系中居于什么位置。

3.断文。断文就是发现一篇散文的具体特点。

4.定点。教学点的选择原则:

一是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

二是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能给学生尽量多的启迪帮助。

三是趣味,使学生喜欢读这篇课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阅读。

总之,我们应遵循郑教授提出的四步走原则去进行选择相关文本材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眼界,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发言:

今天上午还在纠结“可开发的外延”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时选取的一组文章,也是拓展延伸。还有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时,理解“痴”而链接张岱《陶庵梦忆》自序,也是一种拓展。

如《风筝》一文中弟弟把“精神的虐杀”的那一幕全然忘却了,作者应该感觉到很轻松。实际上呢?他为什么会这样?教学时可以设置研读,为什么弟弟“逆来顺受”呢?这时可以拓展《藤野先生》一文中关于“弃医从文”的描述,是否可以理解作者对精神麻木的国民持什么态度呢?

如此,也就明白了课文中作者对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了,这样的拓展就起到了促进课堂的作用了。

也就是说开发、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课外延伸了。这就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时精心选点、设点,使拓展的面与课文的主题、背景、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从而有机联系起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