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好好说话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如何教化孩子?只能用人道的方法,要承认过程就是方法,结局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有效和正当,在我们努力教育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时,要想有效果,就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

孩子从经验中学习。他们就像湿水泥,任何落到他们身上的话都能对其造成影响。因此,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要削弱孩子的自信,或者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失去信心。

父母制定家庭的基调,他们对每个问题的回应决定着这个问题是会升级还是降级。因此,父母需要抛弃那些拒绝的语言,要学会接受的语言。他们也确实知道这些语言,他们听到自己的父母和客人、陌生人说话时就是使用这种语言。那是一种保妒情绪、而不是批评行为的语言。

一个穿着牛仔服的大学生过街时,一个出租车司机差点撞到他,出租车司机极为愤怒,开始责骂他:“你怎么不看看你要去哪儿啊?你这个游手好闲的家伙!你想找死啊?可能你需要你妈妈拉着你的手!”

年轻人站直了身体,平静地问道:“这就是你对医生说话的态度吗?”司机深感后悔,向年轻人道了歉。

当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如果把孩子当作医生似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激怒孩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恩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但是,言语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蛮的;既可以用来治疗,也可以用来伤害。父母需要富有同情心的语言,一种萦绕着慈爱的语言。他们需要能够传达感情的言语,需要能够改变情绪的回应,需要能够鼓励善意的句子,需要能够导致领悟的答案,需要能够传播尊重的回答。

世界在和思想对话,当父母学会了人道的、对孩子的需要和感觉敏感的语言时,他们就是在和心说话。这不但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信而可靠的自我形象,同时也教育了孩子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尊重和体贴。

举个例子,一位父亲参加了一个指导小组,这个小组是为那些希望学会用更有效而且更人道的方法跟孩子交流的父母开办的。几次会之后,学员张先生和辅导员之间有了下面这段交谈:

张先生:看起来我以前对孩子说的每件事都是错误的。但是,我发现很难改变我教育孩子的方法。

辅导员: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并学习新的技巧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先生:不仅是这样,而且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以前对待孩子时,就没有给他们尊重和尊严。怪不得他们不尊重我,不听我的话。

辅导员:你是不是因为你没有了解更好的方法而责备自己?

张先生:我想你说的对,我在责怪自己的同时,也怪我的孩子,而不是改变谈话的方式。好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必须不再责备孩子,试试看你建议的人道的语言是不是真的有效。

张先生带着他九岁的女儿去他工作的地方,那天,他的办公室正在油漆。他讲述了下面一段谈话:

父亲:我受不了油漆和灰尘的气味,所有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

女儿:你不得不这样工作,真是太可怕了,太乱了。

父亲:是的。

女儿:你喜欢我对你说的话吗?

父亲:我喜欢,我对自己说:“你能理解我的感受。”

女儿:我注意到,最近你就是这么跟我说话的。

找一种人道的语言来代替我们平常的说话方式,当父母努力带着关心回应孩子时,回报是丰厚的,孩子听到了差别,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跟父母说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