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孤獨不是一種美 ——讀《我的孤獨在人羣中》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一路行來,我們走過喧鬧,走過人羣,最後終將在孤獨中前行。孤獨不是遠離喧囂的寂寞,也不是獨對困境的無助,而是身處繁華心卻依然寂寥。歷遍千山萬水,最後我們才知道孤獨本是人生常態。讀過劉亮程的新書《我的孤獨在人羣中》後,我更加確定這一點。

劉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劉亮程被譽爲“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他的文字極具張力,書中他用智慧的雙眼看透生命的本質,深情地步入萬物有靈的繽紛世界。他是“鄉村哲學家”。在他眼中,鄉村裏的一縷風、一棵樹或一匹馬都有獨特的生命律動,都是抒發情感的最佳素材。萬事萬物經由他的筆瞬間充滿活力,這就是“鄉村哲學家”眼中的自然。

“一個人自言自語,旁若無人,旁若無天,旁若無地”,這是劉亮程老師的日常,更是這本書的主旋律——孤獨。本書分爲“我的”、“孤獨”和“在人羣中”三個章節,每個章節中都有濃重的孤獨況味。他的文字樸實純粹,常將本心與萬物融爲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他善於利用囈語般的文字造境,品讀他的書常常沉浸其中不願醒來。

他的文字是開在孤獨裏的花。“我說的有數的一些話,都說給風聽了。虛土莊的人沒聽見我說幾句話。我也沒聽見我說過什麼話。”隻言片語,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已經把荒涼的心境烘托開來,有種“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韻味。仔細咀嚼書中樸素的文字,彷彿是垂老農人濃縮一生的感悟,而從前讀過的散文更像是剛剛品出人生滋味的中年人,其文字韻味立見高低。他寫的物是孤獨的,他的文也是孤獨的,孤獨是最肥沃的土壤,文字恰恰開出了最美麗的花。

他的心境在孤獨中兀自美麗。他在自己的世界裏獨自沉醉——“當我是一片樹葉,一縷煙,一粒塵土時,我幾乎飄過了整個大地”,“我”沒出生時已經藉着母親的眼看遍了大地,無疑,“我”是異於常人的孤勇者。“我將在黑暗中孤獨地走下去,沒有你引路,40歲以後的寂寞,人生衰老已經開始”,四十歲後的人生,因爲寂寞開始衰老。“我”如人生路上的旅人,穿過時光叢林,一路上撿拾世界遺失的風景,體悟生命無法逃避的沉重,在孤獨中老去。

對常人來說,結果有些無法接受,可他從不逃避,甚至享受這種感覺,“白天我坐在一朵雲下胡思,晚上蹲在一顆星星下面亂想。”在他的筆下,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作家三島由紀夫說: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在放浪的孤獨中閃光。

常人以爲孤獨無法忍受,可在劉亮程老師的眼裏,孤獨是日常心境,更是生命必經的過程。

在世事中讀懂萬物,在孤獨中享受生命,接受心境的變遷,不失爲成熟的標誌。而在萬種心境中,誰能說孤獨不是一種美呢?

刊於2023年2月28日《潮州日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