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拉•一場對道德的探究》:萊拉有良質嗎?

作家芥川龍之介說過:道德的損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從遠古時代至今,從建立道德規範到今天的哲學觀,人們的行爲準則都規範在無形的框架下。倘若真如作家芥川龍之介所說,良心的泯滅是道德淪喪的罪魁禍首,那麼道德的約束也將形同虛設。

讀過《萊拉•一場對道德的探究》這本書後,書中的“良質形而上學”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這是我在衆多哲學理論中聽到了另一種學說。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哲學家波西格。他在抑鬱症康復後寫了一本《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哲學類書籍,《萊拉•一場對道德的探究》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海上續篇。書中以主人公斐德洛的海上之旅爲主線,着重解構同行伴侶萊拉的瘋癲行爲,以一句“萊拉有良質嗎”展開思考和論述。

遇見萊拉開始,斐德洛想起從前對萊拉的印象是個活潑甜美的姑娘,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現在的萊拉完全變了模樣,成了精神有問題的女士。斐德洛不禁思考起“良質”問題,由此引發了大家關注的“良質形而向上學”。

“良質”是什麼?

“良質”這個概念在《禪與摩托維修藝術》中早就出現過多次。在那本書裏,“良質”是指融合西方浪漫主義傳統與理性主義傳統的更高級的精神存在,比如一個優秀的摩托車手在維護摩托車的時候所達到的那種“物我兩忘”的狀態。而在這本書裏,“良質”則有了更多有價值的哲學維度,“什麼是好的或是道德的”纔是“良質”面對的問題。

他把“良質”分成四個不同的層次:

在最低層次上,我們看到的價值是屬於無機界的,相對於更原始的混沌狀態來說,這便是最好的;

第二層次上的價值是生物界的,只要生物的持存能夠以克服無機界的單調性的方式得到保證,那便是更好的;

在第三層次上的價值是屬於社會的,只要社會規範的強制性能夠超越人的生物性,這便是更好的;

第四層次的價值則是屬於心智的,只要個體心智的自由馳騁能夠突破社會規範的束縛,那便是更好的。

可見,所謂“良質”的好都是相對的。

哲學家研究“良質”的理論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其實這必須結合社會背景來看,才能夠徹底明白。

當時的美國發生了三種運動:反越戰運動、嬉皮士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這三種運動對美國傳統的價值觀造成了嚴重的衝擊。而當時美國的價值觀支柱是愛國主義、英式維多利亞文化的美國版本和臭名昭著的白人至上主義。

當時年輕人的精神世界良莠不齊,一方面,反戰與反種族歧視的觀點的確具有明顯進步性;另一方面,對於傳統價值觀的全面詆譭,則又會導致家庭的解體與人類生物學本能的復歸。文化思潮中的光明面和陰暗面俱存,價值標準的混亂問題愈演愈烈。

文中作者對萊拉的複雜態度正是他對當時文化態度的濃縮,他知道萊拉做了很多違反道德的事,卻仍然堅信萊拉是有“良質”的。

在書的第三部分提到“冥想”和“禪定”,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佛學中的禪佔有很大的比例,古老思想中的“一日一省”和“自省吾身”也是提倡人們在完成一日的活動後應進行徹底反思。或許這是最好的不使價值觀淪喪的方法,也是能平衡良質中“靜固力”和“躍動力”最好的方式。

看到這裏,我想這應該是對“良質形而上學”最好的釋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