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村故事Ⅱ陳侯古院


  用陳侯古院,來記敘陳村一座又大又古的院落,估計百分之百的人都不知道是哪一座院子,因爲,我也是爲了記錄這座陳家老院,基於自己的調查瞭解,首次,想到了用這樣的名字,無論從家族傳說或碑譜記錄,無論從獨特地理位置或遺留古物現狀都可去印證。當然,正確不正確,僅僅是我個人的推測,有待於陳氏家人去搜集,去思考,去驗證,以得到更多的證據確認。

陳侯大院位於古陳村的村東邊緣,陳氏老墳穆凹墳左峯之下,與墳場相距不足半里,可以說就是坡上坡下,至今院中西尚留一條向北的通道。這也是陳姓氏族開疆擴土,駐紮時墳宅相近,守孝敬祖的一種傳統;當然,也有歷史背景所致,新版《洪洞縣誌》記錄,陳村古時爲焦、楊(閻)、柏姓雜居,後來都遷走,宋時陳姓從河南遷來,隨叫陳村。可以想象焦閻柏來的早,居村中心,而陳姓來的遲,居村偏東,姜郭兩姓更遲,只能居西了,那時人員希少,植物茂密,各姓氏駐紮相近,但不一定相連,相互之間總有一的路程,住宅周圍多爲田地,陳家就從此院開始向西向南發展,直到解放時,以泊池北樓坡兒爲界,村中及東邊幾乎都是陳家的田產房院,原焦閻三姓的田院幾乎全部被陳家納入囊中。

  陳侯古院如今已破敗不堪,五孔北窯,在上世紀中期已進行過修建馬面,但從現有東窯看,建築時間定在六百年以上,就從窯中地面漫磚的凸凹不平,磚縫整齊雪白,院中堆放石條、古磚、石槽等等可以想象,原先的講究和富有。特別是現存的青石獅鼓門礅,斑駁陸離,滄桑悠遠,古人凡事遵循禮制,講究門當戶對,這對門礅別緻靈巧,瑞獸爬臥,是典型的元代造型(有待鑑定),一般只有中高級以上將領,纔可以在帥府門前安放。  

這個門礅是我想到穆凹墳,穆凹墳這條窊,一直叫棗窊的,而穆凹墳這一塊兒所以叫成穆凹墳,這個名稱起源於陳家祖墳墓碑(大元1323年立)上的穆字和地形,形成於墳場的規模和氣勢,盛名於我陳氏後人祭祀和威望。前邊多次講過龜馱碑,規格等級也是很高的,外地人聽了都會誤認爲是穆姓人的墳哩,其實,恰恰是這個穆字給予了我們更多的歷史信息,體現了先輩們的智慧和尊貴。

一個穆字除了表達了本意豐收、和美、興旺等美好願望外,碑頭用一個穆字而不是用大元、大明、皇清等類似習慣用法,可謂自成一體,別出心栽,用意深遠。主要說明了我族墓葬採用周朝以來,貴族遵循的昭穆制度,用穆而不用昭,正好應在,以始祖陳德爲中心的左昭右穆排列,二代四代居左爲昭,三代五代居右爲穆,剛好是第五代人立碑人的穴位上。當然,兄弟之間祠堂牌位,住宅居住、座席排位等等直到今日也是類似排列。  

可能有人還記得穆凹穆南,有三孔村中唯一獨立而向北的磚窯(二十六陳向舜小名官官所有),家傳這是最早的戶院,以此窯爲點,陳家所有古老窯院都以穆凹穆爲中心而建,直到現在穆凹墳東西南北方向,所有房院也幾乎都是陳氏後人的,同樣以穆凹墳爲中心。唯獨穆凹墳中心所建房院爲其他姓氏所居,冥冥之有,或許就有安排,據說穆字碑碑文前,有"永遠證″三個標題字,是何用意,就值得我們陳氏後人去體會了。

  最爲關鍵的是碑上記有萬戶侯內容,陳村也自有萬戶侯邑雅稱。相傳萬戶侯曾帶領周圍村民,開山造田,引渠修路,就是從立碑修墳的高規格上推測,也少不了建窯建院,改造居住環境。再回到陳侯老院,西北高,東南低,前堂開闊明亮,西北高有靠山,藏風聚氣,也便於在窯後深挖洞穴,存藏物品,適合當時地兵荒馬亂、物資匱乏的現實生存環境,是建造房院最簡潔的首選。同時填平了穆凹墳前案一個低凹拐角,延伸了明堂,提升了案山,院窯頂之東曾建了閣樓,其不是一舉多得,真如此,此院作爲陳侯老院就無須置凝了。  

穆凹墳立碑至今年已整整七百年,幾百年來,歲月滄桑,風雨侵蝕,這座院落經過多少次修建改造,住過了多少代陳家之孫,我們已無從查起,不得而知。從古陳村東牌樓進村,踏上石子道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陳侯古院,大院外,地面寬闊敝亮,沒有任何建築物,開門見山,可觀南山全貌。東南前方的牌樓院呼應相望,如宮殿樓閣,西南爲陳氏家族住宅羣,是何等壯觀。

這座院還是全村唯一開南大門的二進院落,(與村中閻知院相似),大門我有點模糊影響,應該塌陷好多年了,進了大門,右手有一小門進入東廂院(二十四陳蘇恩院),直行向西則進入主院,可見主院南曾有南廈和單獨小院,這種設計佈局,足見當時人口衆多,並有僱工和車馬房舍的安排等等。現在能追憶到的,院東爲中門,院西爲西門(二十七陳涔虎老院),此院主要爲東門人所有居住,可以在家譜或石碑樓中查到,主要居住人在二十二世時,文才武舉多人,可惜光緒災荒年中,這一支人目前已傷亡較多現以無後人,以致後來,這座院開過村私塾、辦過鄉村醫院,也爲村民做過很多貢獻。  

現在,陳侯大院裏住着學敏叔,因爲修家譜之事,我曾多次上門拜訪,也留心觀察,石子道已面目全非,且不通暢,在牌樓處隔斷,極不方便,好在院裏向北的通道仍在,可走捷經。周圍房院大多破爛不堪,少有人居住,相對附近的人,我所知道的可能只是皮毛,尚許更多的家人提供線索證據,加以印證。但我也可肯定的是,從這座的朝向定位、結構佈局、建造特點、古老蒼桑、奇特少見等等,都足以說明這座大院在陳村陳氏家族史上,一定非同一般,非同凡響。    

在續修陳氏家譜中,有感於現今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村中人員急促減少,很多人常年在外,有家難回的困境。很多家人建議恢復修建陳氏戶院,或建立陳村陳氏文化傳承中心,以激勵我陳氏子孫發揚優良傳統,尋根祭祖,承前繼後,繼往開來。我在想,村中閒置庭院確實不少,而此院必定會不負衆望,不負子孫,好在此院前,恰好有三棵正值壯年的楊槐樹,能夠象徵我陳氏三門親人,三足鼎立,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積極向上的光明前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