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随园诗话》(969)下

【原书卷九·三】

 诗涛诗骨韩、孟嵯峨昆体逮铁体,滔滔同一波。金天削秀华,碧海鸣神鼍义色姚佚,吉词无淫颇南风手,请为《南风歌》寥寥古响羯鼓如予何。”潘宰直隶某县,以迂缓故,几被劾矣。适傅忠勇公平金川归,潘献《铙歌》;公大夸赏,乃改为卓荐

诗涛,音shī tāo,汹涌的诗思。唐·孟郊《戏赠无本》诗之一:“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清·查慎行《予昨作诗从院长乞笋有马军烦走送之句院长谓余兼欲致酒也今日大风遣人饷笋及菊酿二坛以诗索和次答》:“一饭解苞登玉馔,三升出瓮涌诗涛。”

韩、孟,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韩孟是“元和体”中以“奇诡”和“矫激”著称的两家。孟郊年长于韩愈18岁,韩愈曾说“低头拜东野”(《醉留东野》),并作《双鸟诗》比喻二人一鸣而万物皆不敢出声。孟郊也有“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戏赠无本》)的话。二人联句,达13首之多。这是两家诗并称的一个来由。唐人有“孟诗韩笔”之称,则是指一诗一文而言。宋人梅尧臣始以韩孟诗并称。《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说:“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偶以怪自戏,作诗惊有唐。”是专就诗而言。大抵两家诗艺术上的共同点是“用思艰险”,不同处是韩诗雄富,境界壮阔,孟诗清苦,风格瘦硬。黄庭坚以为孟胜于韩,苏轼、元好问、施补华则以为孟不及韩。赵翼《瓯北诗话》以为“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刘熙载《艺概》以为“韩之推孟也至矣,后人尊韩抑孟,恐非韩意”。近代“同光体”诗人,也都主张并学韩、孟,不分轩轾。

嵯峨,音cuó é,常形容山势高峻,此处借指韩、孟在诗上的极高地位。《楚辞·淮南小山》:“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王逸 注:“嵯峨嶻嶭,峻蔽日也。”唐·姚合《送潘传秀才归宣州》诗:“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

昆体,音kūn tǐ,意思是西昆体。宋初杨亿、刘筠等彼此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称他们的诗体为西昆体,简称昆体。宋·欧阳修《六一诗话》:“盖自扬、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一:“作诗好用事,自庾信始,后渐流为昆体。”按,昆体诗大抵模拟李商隐,旧时率误称李商隐诗为昆体。

逮,音dǎi,dài,多音字,读dǎi,本义:赶上;及;到。东汉·许慎《说文》:“逮,唐逮及也。”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世说新语·排调》:“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奚自量才智不逮恩兄,举兄同事。”读dài,指逮捕,抓人(人在时捉拿称“逮”,人逃亡时而追拿称“捕”)。《史记·始皇纪》:“以罪过连逮。”

铁体,音tiě tǐ,即铁崖体,元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他认为诗是个人情性的表现,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境的奇特非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特点是,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撤语僻词,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形式。时人称为“铁崖体”,又称“铁体”。对“铁体”一说,褒贬不一。《列朝诗集小传》:“(杨诗)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蛇鬼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承学之徒流传沿袭,槎牙钩棘,号为‘铁体’。”《寒厅诗话》:“廉夫《古乐府》上法汉魏,而出入于少陵、二李,而议者谓‘铁体’,靡靡,妄肆讥弹,未可与论元诗也。”

鼍,音tuó,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一种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鼍,《说文》水虫。《陆玑云》鼍似蜥蜴,长丈余,其甲如铠,皮坚厚,可冒鼓。《诗·大雅》鼍鼓逢逢。一说鼓声逢逢,象鼍鸣。《续博物志》鼍长一丈,其声似鼓。《埤雅》鼍鸣应更,吴越谓之鼍更。又鼍欲雨则鸣,里俗以鼍识雨。

义色,音yì sè,庄重的容色。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色,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宋·徐积《和蒋颖叔其一》诗:“义色可令奸胆破,刚姿不为疾风摧。”

姚佚,音yáo yì,意思是轻浮放荡。《庄子·内篇·齐物论》:“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庄子·齐物论>窥管》:“姚佚”同“姚冶”,即“妖冶”,双声联绵词也。“姚”与“妖”,“佚”与“冶”,音近通用。“妖冶”为常用词,其它皆为通借字。朱起凤《辞通》:“妖冶,女容也。《易·系辞》‘冶容诲淫’疏:‘女子妖冶其容。’”《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是亦以“姚冶”言男子轻薄、扭捏之态。故文中之“姚佚”,则当指“司是非”者装腔作势、扭扭捏捏之丑态,亦即所谓“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之态。

吉词,音jí cí,美善的言词。

淫颇,音yín pō,淫邪偏颇的意思。颇:偏,倾斜,不平正。如:颇邪(偏颇邪恶);颇说(邪说);颇辞(不正之辞)等。

褒,音bāo,其本意为衣襟宽大。衣襟宽大。《汉书·隽不疑传》:“(隽不疑)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褒袖;褒衣博带。本条诗话的“褒中”,指衣服中,实际即是“袖中”。本条诗话中的“褒中南风手”一句,脱胎于宋·黄庭坚《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袖中政有南风手,谁为听之难为传。”按:另有“褒中”为古代县名,西汉初,设褒中都尉。汉昭帝元凤六年(前75),改为褒中县,属汉中郡。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杨坚为避其父杨忠之讳,改褒中县为褒内县。恭帝仁寿元年(601),因褒内县印失,发新印时改为褒城县。清代,褒城县属陕西省汉中府。1958年11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褒城县,所属地域分别划归勉县、汉中市、留坝县和南郑县。

南风手,誉称广施德政、治理有方的人物。源自典故“舜弦”,《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昔舜弹五弦琴,歌咏《南风》诗,希望百姓无忧无虑,生活富裕。后因以“舜弦”、“舜琴”、“舜歌”、“南风弦”、“南风篇”、“南风弹”等称颂为政清明。宋·黄庭坚(一说苏轼)《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袖中政有南风手,谁为听之难为传。”宋·杨万里《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先生小试南风手,写得一川山水音。”

《南风歌》,音nán fēng gē,上古歌谣,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南风歌》全文:“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此诗前两句始见战国尸佼的《尸子·绰子篇》,全诗始出三国·魏·王肃收集编撰的《孔子家语·辩乐解》。《孔子家语》是王肃伪托之作,今人因而怀疑《南风歌》也是后人伪作。但据考证,《南风歌》自战国后已广为人知,不应是伪作。当然,这首句式整齐、诗语明朗、抒情优美的《南风歌》,也不可能是舜帝时代的原作,而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加工和润色的。比较可靠的说法,《南风歌》,相传为虞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此古谣以舜帝的口吻,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抒发了中国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表达了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全诗四句,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辞达意显,体现了典型的赋辞风格。

寥寥,音liáo liáo,释义:1、空虚貌。《文选·江淹》:“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李善注:“《庄子》曰:‘寥已吾志。’郭象曰:‘寥然空虚也。’”宋·曾巩《将之江淛遂书怀别》诗:“功名竟安在,富贵空寥寥。”2、寂寞;孤单。唐·宋之问《温泉庄卧疾寄杨七炯》诗:“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3、形容数量少。唐·权德舆《舟行见月》诗:“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清·赵翼《舟行》诗:“知有烟村缘水湾,寥寥一犬吠柴关。”4、广阔;空旷。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魏书·术艺传·张渊》:“恢恢太虚,寥寥帝庭,五座并设,爰集神灵。”注:“恢恢、寥寥,皆广大清虚之貌。”5、雄劲;清越。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唐·姚合《过无可上人院》诗:“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古响,音gǔ xiǎng,古代的声响。喻古代辞句庄重,音律醇厚的辞赋、歌谣、乐曲。旧时以古为美善,如古大臣风、人心不古等。

羯鼓,音jié gǔ,又称“两仗鼓”,《旧唐书·音乐志二》:“羯鼓,正如漆桶,两手具击,以其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羯,本义是“骟过的公羊”。羯又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名。来自羯人,又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的确名副其实。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据唐·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刚铁,钢当精炼,棬当至匀。”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北宋沈括曾经亲耳聆听羯鼓演奏,十分赞同《羯鼓录》中称其“透空碎远,极异众乐”的特点。在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如予何,音rú yú hé,即“其如予何”,成语,其:表示反问的虚词。如:犹“奈”。如……何:把……怎么样。能把我怎么样?“其如予何”的意思是,能把我怎么样?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后人把“其如予何”提炼出来,作为成语,用于诗文。唐·萧颖士《江有枫一篇十章》诗:“我闻先师,体命委和。公伯之愬,则如予何。”宋·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寥寥发古响,羯鼓如予何。这联诗的意思是,雄劲清越的上古绝响寥寥无几,“透空碎远,极异众乐”的羯鼓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啊(言下之意:未必比我强啊)。

迂缓,音yū huǎn,意思是行动迟缓、不直截了当。《艺文类聚》卷五二引汉·王粲《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于讲堂之上,游于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得矣。” 清·昭梿《啸亭杂录·不喜朋党》:“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缓愚诞,皆置诸闲曹冷局,终身不迁其官。”

傅忠勇,即富察·傅恒(1722-1770),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期重臣、外戚,乾隆孝贤纯皇后之弟。乾隆十三年(1748)九月,傅恒毛遂自荐参赞军务,随后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经略军务,授保和殿大学士。十一月,傅恒启行。十二月,傅恒到达金川前线,赠太保衔,加军功三级。十四年(1749)正月,傅恒亲自督师攻下金川险碉数座。金川土司莎罗奔等因久战乏力,畏死乞降。 历时近两年之久的金川之役以傅恒亲往督师宣布告捷。傅恒于乾隆十四年(1749)二月胜利班师,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 

铙歌,音náo ɡē,意思是军中乐歌。传说黄帝、岐伯所作。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魏晋以后,文人据汉《铙歌》篇名写作乐府诗者颇多。南朝·宋·何承天《朱路篇》:“三军且莫喧,听我奏铙歌。”唐·李白《鼓吹入朝曲》:“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卓荐,音zhuó jiàn,意思是因卓异而被举荐。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众的称为“卓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高要令杨国霖兰坡,作吏三十年,两膺卓荐,傲兀不羁。”清·梁章巨《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书》:“次白为太湖同知,曾以濬河便民,荐举加知府衔。次年复以计典卓荐,擢守徐州,洊至开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