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真正的贫穷来自于思想

这周的思考还是来自于王慧玲的《基层女性》,社会的架构决定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但却不能限制我们拥有精神的富足。物质的贫困也许会影响生活的质量,可精神的贫富则直接决定了我们命运的走向。

001 精神贫困与精神富足

精神贫困,其思维是固化的、主观的。就好比一潭死水,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臭水坑;

精神富足,其思维是流动的、客观的。就如那涓涓细流的小溪,生机勃勃。

002 精神贫困的影响

精神贫困是通过贫瘠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判断决定选择,选择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而结果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作者认为所有人性当中的恶的部分,是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思想上的短板,再加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令自己不断地做着错误的选择,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

这令我想起了某位朋友,永远在不好的情感中徘徊。她为什么总是重复着固有的模式,就是因为她固化的思维,总把自己的命运交由另一人手中。

TA没有想过人生其实有另一种选择:自己掌握命运。这样的思维模式里,她永远不会去独立思考,她想到的只是别人得对她负责,由别人来思考她的人生,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动地被别人选择。

003 摆脱精神贫困

作者将其亲身经历,总结如下2点建议:

第一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无知,保持谦卑。

通过阅读和行走,去跟更多人交谈,看到更大的世界,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根本上规避狂妄自大、不思进取。

作为全职妈妈的我,生活圈子很小。阅读帮我打开了世界,通过别人的文字我看到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一直有选择权。

再加上互联网的兴起,令我链接了许多和我一样的人群,看到她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更加令我打开了眼界与格局。

原来生活可以是另一个样子,让我这只井底之蛙,见到了更加广阔的天空。

第二点,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把自己从消极、主观、固化型思维中拽出来,转为积极、客观、进取型思维。

这一点要特别感恩在20年的时候加入的樊登读书会,与书友会共读了《终身成长》,这本书撕开了我的认知边界。

原来的我用固定型思维去思考问题,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没得选择,我因我的无从选择而感到绝望且愤怒。

通过阅读我意识到原来还有一种思维模式是成长型思维,它让我不再专注于我自己身上,而是专注于如何解决当下的一个个问题上。

令我意识到也许人是无法改变的,但行为可以。通过一个个行为的改变,生活也迎来了全新的变化。



也许这辈子我未必能在物质上有多大的富有,但通过这样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我仍可以拥有精神世界的富足。

写到这,我想起了苏东坡,虽然被贬黄州,穷困潦倒,可是他富足的精神世界帮助他走出了困境。也正是他富足的精神世界,让他能在苦中作乐,一样活出属于他自己的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