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不想自命不凡嗎?

其實,要想杜絕自命不凡,最好是謹記保羅說的話,他說什麼呢?他說:“做什麼都不要爭強好勝,不要自命不凡,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優秀。”

做到這個很難。一般人都覺得自己很優秀,別人都很窩囊,就是夫妻吵架,都互不相讓,總認爲錯的是對方,自己沒有錯。

我們如果認爲別人比自己優秀,看到別人精明能幹,自己就不會心生嫉妒,也不會跟他們競爭,不僅如此,反而會爲他們的能幹感到高興。

如果他們正確使用自己的聰明才幹,那麼,我們就更應該感到高興了。

在另一方面,這些有才華的人,如果也懂得看別人比自己優秀的話,也會欣賞我們,會留意我們的優點,而不是記住我們的缺點或者弱點,然後找機會進行攻擊。

大家都相互欣賞,看對方比自己優秀,那麼,這樣的環境下,相處就很融洽了,會促進團結和諧。

話說回來,就是說如果我們爲人謙卑、態度尊重,別人就很願意跟我們在一起。他們知道,我們會以仁慈體貼的方式對待別人,當然,更不會故意去傷害他們的感情,但是如果我們自以爲是,看自己比看別人更優秀,或者總是堅持己見,固步自封,就會製造出來數不勝數的矛盾,跟別人的關係也非常緊張,別回也會躲着我們,我們也就無法交到什麼真正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必須要培養謙卑的品質,才能避免驕傲的態度,如果我們學會謙卑,就會承認別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優秀,世界上沒有一個族羣在什麼方面都比別的族羣好,什麼都比別的族羣強。

我們不是不關心自己,而是要適當,要合理。適當且合理地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別人更重要。

今天,很多看來有智慧的人嘲笑經卷古書的觀點,覺得過時了,認爲自己如果看別人比自己優秀就會被欺負或者被利用,自己就是懦弱的表現,缺乏競爭和進取精神,是無能的表現,但是,在撒但世界裏,在世俗的環境下,提倡的自我爲中心的態度導致了什麼後果呢?

憑良心說,根據觀察,你能看到自私的人幸福快樂嗎?他們有幸福的家庭嗎?他們有真正的朋友嗎?他們跟上蒼有深厚的友誼嗎?你認爲,究竟是靠世界世俗的智慧還是靠經卷古書上的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益處呢?

如果我們肩負着重要的職責,要做到謙卑自抑就很不容易,爲什麼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呢?

可能原因在於這個世界就充滿着競爭的精神,現代社會人人都互相競爭,例如上公交車,爭先恐後,到超市購物,遇到便宜優惠活動,削尖腦袋去搶,搶米,搶藥,搶打針,搶着上樹拍照,凡是絕對對自己有利,就要去爭搶。

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這種世俗態度的影響。可能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靠讀書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進入仕途,競爭力相當大。

世俗人都認爲要讀書,靠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如果不會運用知識,恐怕積累了很多知識恐怕只是爲了應付考試。

在學校考試參加競爭,在家裏跟弟兄姐妹爭寵,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讓孩子們好好學習,成績好纔會受到重視,纔有光明的前途,實際上,有些說法並不成立。成績好不代表什麼都好,有的人擅長考試,可是在其他方面卻差強人意,例如道德品質,或者其他方面,都可能不是最好的。

作爲學習古書經卷的人來說,只要做正當的事,只要盡力而爲,都是值得稱讚的,不過,盡力而爲,並非爲了贏得別人的喝彩,別人的表揚,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要從所做的事中充分得益,甚至是造福別人,如果一門心思要去勝過別人,受到別人的稱讚,那就十分危險了。

愛默生說:“我碰到的每個人都在某方面勝我一籌。由於這緣故,我可以向他們學習。”

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敏於學習的習慣。

一個喜歡爭吵和驕傲的人,不會把別人看得比自己強,相反,他會表現出來“一種剛愎自用、任性、令人厭煩的傾向,總喜歡和人爭吵和辯論。”

這種特徵會促使人“爲言詞而爭辯”。

毫無疑問,我們最關心的應當是言詞背後的精神,還有言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我們不要拘泥於口頭或者書面上的某些說法,別人提出不同觀點,要給予尊重,這樣可以幫們我們避免貪圖虛榮妄自尊大。


注:本文中的郎和華中“郎”就是“耶”,

郎穌中的“郎”也是“耶”,

上蒼中的“蒼”就是“帝”。

古書就是神聖的聖,經文的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