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新产品玩家的破局之道

To B领域不像To C很多信息都不好获取,尤其是进入特定场景的To B赛道更是不进去,很难获得真实信息。因此偶尔能接到To B产品从业者,如何获取To B竞品信息的咨询。本篇作为从业者探讨下,To B 新产品玩家的破局之道。

种子客户

正常进入一个To B细分赛道往往需要做前期的商业分析和调研,这里假设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和分析,决定要进入To B赛道了。此时面临第一个问题是打开产品或业务局面。

无论To B还是To C产品都需要需求驱动不断证明产品价值和完善产品功能。因此在产品初期找到种子客户,获取需求,并通过PoC验证价值。

关于前期PoC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前期PoC应尽量寻找愿意付费的客户。付费倒不是希望靠PoC挣钱,而是通过付费过滤掉不靠谱的需求,因为从企业角度,作出付费决策至少保证是有需求的,其次在于以付费的手段,绑定企业内资源。很多PoC最终难以推进,都会折在需求优先级不高或支持力度不足上。付费更多是用于反向绑定客户资源。

PoC客户尽量选择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或上级部分,并且有高级别管理者推动。企业中自上而下推进事情更加顺畅,而自下而上则会步步坎坷。因此从上往下打,一个是更加便于推进,另外就是出成果后,与高级别管理者形成利益共同体,更便于背书,塑造行业内的影响力传播,便于后续推进。

PoC阶段适合至少着2-3个客户同时推进落地。一方面,只找一个客户落地,容易陷入高度定制化问题,资源投入不一定合理;另一方面,多个客户同时落地,即便某一客户人员变动或内部业务变动,不至于产品跟着全军覆没。

总而言之,前期PoC客户选择,要考虑高层推动和多个备选,在后续落地过程中,可以有效缩短验证周期和保证产品能顺利落地。

打造标杆

To B 产品在相对严肃的企业运作领域,大部分客户都倾向于拿来即用产生价值,而不是做小白鼠。因此产品成熟度是打开市场所必须要证明的,而成熟度重要标志就是有成熟的客户案例,即经过实践检验过。

走过以上PoC阶段后,打造标杆就会成为细分赛道后发玩家所需要全力完成的任务。标杆的落地,离不开产品真正落地,并在生产环境真正地在创造价值。

对于一些新产品而言,往往需要相比现有的友商或人工更有优势,即有增量的替换价值,才有替换和购买的可能性。因此抓住这个核心点,去打造和落地产品,并在恰当时间,向客户主要决策者证明增量价值,才算走完标杆打造的基本工作。

后续则需要市场人员配合在适当的场合对标杆打造进行透出与宣传。同时在一些售前材料里进行适当的露出。而如果早期PoC客户是行业头部客户,宣传意义就会更大。细分领域向头部学习或向先进生产力看齐的动力始终存在,会大大降低产品后续推广售卖的门槛。

这个阶段,很多To B公司都总结过经验,「挟天子令诸侯」确实非常贴切。以往经历过的公司,都在不同阶段,为了打造头部客户案例,不惜血本大力投入,印证此点。

规模化售卖

To B细分领域往往会有无形的圈子,一旦标杆打造完成后,接下来规模化售卖的条件就具备了。规模化售卖往往不会一下子到来,而是基于以下来源。

销售渠道。很多技术产品往往认为技术好就会很容易规模化售卖,而真实世界往往是客户有需求,而不一定知晓解决方案的存在。销售渠道的价值,就是实现需求与产品的链接。尤其在成熟市场,一项新产品只要不是10倍好于现有解决方案,规模化仍然首先需要解决销售渠道问题。通常来讲,线下销售人员地推或线上官方是最简单的销售渠道,尤其在细分领域圈子不大,有需求总能问到。

加深已有合作。产品的增购和复购相比新客户要省去信任成本和很多交付成本,往往是稳住业务基本盘最简单便捷的路径。做了一期,基于信任可以做二期;落地了A产品,可以落B产品。

在规模化售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持续加深护城河。通过新的功能或新的能力上线,不断加大产品优势。并且随着有相当客户数量落地,新功能或新能力落地,相比业务初期验证成本也更低,实现正向产品业务的循环。

关于作者:

小乐帝,一线AI产品经理、简书科技优秀作者、产品经理读书会创始人。

「产品经理读书会」

专注于爱读书爱思考的产品人提供读书推荐、产品思考、以书会友的环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