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讀書筆記:敏捷轉型

引子邁克.科恩(Mike Cohn,《用戶故事與敏捷方法》的作者)對企業的敏捷轉型做了這樣的比喻:敏捷轉型就像發射一枚火箭,讓火箭飛上天的力量源自引擎,而地球的引力會把火箭往回拉。如果火箭能夠飛得足夠遠,就可以進入軌道而脫離地球的重力作用。

原创 學習和分享

我經常回想14年9月剛入職ThoughtWorks的經歷。入職的第一週,每天中午辦公室都有session。那時候武漢辦公室體量很小,一旦有session,就是全員參加。到了中午,會有盒飯準時送到。作爲一位剛入職的新人,遇到這種集體活動,一定

原创 生機型文化

寫在前面有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們的願景是什麼?實現這一願景的戰略是什麼?我們要取得什麼樣的成功?我們從哪裏開始?制定正確的戰略是重中之重。然而正如Peter Drucker所言:“文化把戰略當早餐吃掉。”作爲一名辦公室的負責人,我希

原创 作客《萬敏會客廳》

1月受邀作客湖北之聲的《萬敏會客廳》,節目非常精彩,強力推薦。主持人萬敏是一位英國留學回來的海歸,知性中帶着幽默。不到一個小時的交談,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她對中西跨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新聞熱點的敏銳視角和全局視野。聊天的主題是“如何緩解職場焦慮”

原创 知識的創造和傳播 - 讀《知識創造的螺旋》

組織中存在着兩種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以數據、科學公式、視覺圖形、聲音磁帶、產品說明書等形式進行呈現和分享的,它可以很方便地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和複製。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

原创 生日快樂

一眨眼,兒子初中的第一個學期結束了。翻了翻這幾個月的記錄,不由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我錯過的遠比我記錄的多。不知道男孩子到了這個年紀是不是都如此逆反。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學習方式,雖然我講了無數次的道理,他依然聽不進去。每天作業拖拖拉拉,很容易就完

原创 永遠在招聘 - 讀《奈飛文化手冊》

引子之前寫過一篇《在ThoughtWorks,我們如何做招聘》的文章,講了我對招聘的理解。最近讀《奈飛文化手冊》,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寫在這裏,也是對之前文章的補充。流媒體巨頭奈飛是一家頗具傳奇色彩的公司,它與臉書、亞馬遜和谷歌並稱“美股四劍

原创 讀書筆記:Too Many Projects

邁克爾.波特有一句名言:戰略的本質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按照這個思路,執行的本質則是真的不要去做。說來簡單,可是,組織要叫停項目,即便是不符合新戰略的老項目,難度之高依然讓人吃驚。HBR十月刊上有篇《項目過載怎麼辦》的文章,分析了項目過載的問

原创 讀書

去年的12月31日,寫了兩篇文章:《2017年的最後一天》和《讀書》。一晃又一年過去了,今天再續寫一篇《讀書》,也算是對18年的一個總結吧。2018年讀了不同類型的書,寫了很多讀書筆記。我覺得寫讀書筆記是不錯的記錄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拿起一本

原创 不要被金蘋果誘惑

今天讀到了一個希臘神話故事。阿塔蘭忒(英語:Atalanta,古希臘神話中一位善於疾走的女獵手)是古希臘時一個很漂亮的姑娘,她是斯巴達跑得最快的人。但是一直不想結婚。她的父親想把她嫁出去,於是決定舉辦一場跑步比賽,冠軍即可娶阿塔蘭忒爲妻。阿

原创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記於武漢年會

感謝今天來到年會現場的家屬,你們的兒女、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在一個體面的IT公司中工作。沒有你們的支持,沒有大武漢的今天!我們今天邀請離開了ThoughtWorks的同學們回家!謝謝所有爲ThoughtWorks工作過的同事,哪怕只爲Th

原创 Scrum 3355

Scrum的起源 接觸過敏捷的我們,一定對Scrum都不陌生,Scrum是衆多輕量級敏捷框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Scru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新型的新產品開發策略》(The New New Product

原创 記於《做妳自己:女性領導力提升工作坊》

12月7日,英國駐華大使館和ThoughtWorks在武漢共同舉辦了《做妳自己:女性領導力提升工作坊》。下文是我在現場表述、分享的一些觀點。回想起來,限於時長,還有很多未盡之意。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剛剛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前不久孩子媽媽出差,我

原创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 - 雲計算

如果說互聯網2.0是一次進化,那麼雲計算則是徹頭徹尾的革命,一次技術發展的大浪潮。先說說雲計算的本質。首先,雲計算保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地訪問和處理文件,非常方便地與他人共享信息。10多年前,當我們去爲客戶做一個Presentation的時候

原创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 - 互聯網2.0

如果想快速瞭解互聯網的前世今生,不妨讀讀《浪潮之巔》第21章《互聯網2.0》。互聯網1.01993年思科公司上市,爲互聯網的全球普及準備好了硬件設備。當時的互聯網正從學術界向商業領域轉移,對於網絡設備的大量需求造就了思科90年代的神話。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