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敏捷轉型

引子

邁克.科恩(Mike Cohn,《用戶故事與敏捷方法》的作者)對企業的敏捷轉型做了這樣的比喻:敏捷轉型就像發射一枚火箭,讓火箭飛上天的力量源自引擎,而地球的引力會把火箭往回拉。如果火箭能夠飛得足夠遠,就可以進入軌道而脫離地球的重力作用。如果火箭飛得不夠遠,那麼不可避免會發射失敗,摔倒地球上。在敏捷轉型過程中,如果組織重力(包括現有的文化、制度、流程)與敏捷相左,不要說等到敏捷轉型這枚火箭進入軌道,哪怕在起飛的路上都可能隨時被組織重力牽引回來。

敏捷轉型的三個階段

實踐敏捷(Doing Agile)

敏捷管理實踐——目前,被業界廣泛應用的管理實踐是Scrum框架和精益看板方法。對於大型組織來說,有SAFe(Scaled Agile Framework,)這樣的規模化敏捷框架。

SAFe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規模化敏捷方法,將敏捷實踐從團隊級(Team Level)有效擴展到項目羣級(Program Level)乃至企業級(Portfolio Level);SAFe也是一套開放的精益-敏捷知識體系,基於客戶的實踐與反饋來快速迭代完善並吸收新的最佳實踐。

敏捷工程實踐——在工程領域相關的實踐有很多,例如測試驅動開發(TDD)、結對編程、行爲驅動開發(BDD)、持續集成(CI),持續交付(CD)、敏捷測試等。

敏捷產品實踐——在產品管理領域,常見的敏捷實踐包括:精益創業(Lean Startup)、原型(Prototype)和用戶畫像(Persona)等工具,以及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和用戶故事地圖(User Story Mapping)等系統化的方法論。

敏捷實踐通常是上手容易,精通困難。對於各種敏捷實踐的引入和應用,很多企業只是引入了敏捷的實踐。然而,實踐敏捷和敏捷轉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實踐敏捷只是在行爲上採納了敏捷的相關實踐,但是人們的思維模式和組織的文化可能還保持原樣,

隨着敏捷轉型的深入,必然會伴隨着傳統的思維模式、組織固有文化與敏捷之間的碰撞。如果思維模式不調整、組織文化不改變,敏捷轉型的每一步都會異常艱難。

思想敏捷(Thinking Agile)

敏捷宣言是大家共同認同的軟件開發方法的價值觀:

以“人”爲中心——敏捷尊重團隊每一個個體的作用,這與傳統軟件開發模式不同。但是,這不代表敏捷要拋棄流程,摒棄工具。由於軟件開發是典型的創新型工作,所以只有發動每一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

以“價值”爲驅動——敏捷與IPD、CMMI等崇尚過程和文檔的管理模型是不同的理念。但是,這並不代表敏捷不需要文檔,而是更強調敏捷爲客戶解決了什麼問題,給他們提供了什麼價值。

敏捷鼓勵與客戶密切合作——只有和客戶保持持續的溝通和協作,我們纔能有效地瞭解客戶的真實想法和意圖。

敏捷積極地擁抱變化——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所處的世界越來越不可預測。從前,業務和市場的變化以年爲單位,而現在以周、天甚至小時爲單位。我們曾經完美地執行了計劃,但是那個計劃已經過時了,市場已經不再需要過去計劃中的產品。

敏捷思想不是參加幾個敏捷培訓就可以掌握的、也不是在牆上打着標語就能進入大家的腦袋裏的,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被逐步理解、接受,置換固有的傳統思維模式,並不斷加強的。

文化敏捷(Being Agile)

敏捷有很強的文化特徵。在協作型、培養型文化爲主導的組織裏,敏捷開展會容易得多,這是因爲這樣的組織天生就有敏捷的基因。反之,在控制型爲主導的組織裏,敏捷文化和企業自身文化的摩擦就會比較多。

如果一種文化極強,強大到每日的工作中你感覺不到其他文化的存在,這時需要引入其他的文化元素來補充。比如,在控制型組織的轉型過程中,敏捷的文化與現有的控制型文化會不斷地產生摩擦和衝突。這不是一件壞事,在摩擦過程中,組織自然地引入協作並培養出新鮮的文化元素,從而讓組織的文化保持一定的活力和平衡。

如果團隊不只是實踐敏捷,而且掌握了敏捷思想,學會了用敏捷的價值觀和原則思考,逐步達到知行合一,養成了敏捷的思維和行爲習慣,我們稱之爲文化敏捷。達到文化敏捷的團隊會得到很大的收益,比如客戶滿意、工作開心、團隊凝聚力增強、創新和創造力提高、擁有持續學習的機會。

後記

企業所經歷的敏捷大致遵循這樣的路線:

團隊級敏捷——以小團隊爲單位開展敏捷轉型,當試點結束後,組織往往會繼續拓展敏捷轉型的範圍,鼓勵更多的團隊加入敏捷的陣營。

產品級敏捷——以整個產品的價值流爲單位開展敏捷轉型。產品級敏捷旨在拉通產品價值流的上下游,將相互依賴的團隊納入同一個敏捷框架裏。

企業級敏捷——經歷了團隊級敏捷到產品級敏捷,產品從無到有,直到產品發佈的整個過程都已納入了敏捷範圍,但是這還不夠。那些支持部門,比如人力資源、行政、財務、市場和銷售等部門也應該被納入敏捷轉型的範疇。

本文作者萬學凡,ThoughtWorks首席諮詢師,武漢。作者保留本文一切權利,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