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盛唐的精神文化氣象

唐朝,是一種全新的融合。它是草原民族與農耕民族融合後,誕生的一個全新的大一統王朝。它繼承了中原文化正統和漢文化衣鉢,又在碰撞與交流中,吸納了草原的文化與精神。國力強盛,文化繁茂,格局弘大,氣度雄闊,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大唐。盛唐的時代,草原的

原创 因人成事,成事在天

孔子曰仁;孟子說義;荀子集儒家大成,以儒家爲根本,又學習其它諸子思想,注重現實經驗,提出以禮爲根本,以法爲輔助的治國思想。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總結髮展,終被後世歷史所驗證。商鞅,法家之法“治”派,商鞅變法,迅速強秦,終成帝業;申不害爲法“術”派

原创 常識就是財富

世上的遺憾或失敗,常常不是因爲事情本身的艱難程度,或做事的人不夠努力,而是因爲人們看不到常識,或者輕視常識。比如,發家致富靠週期。在行業經濟發展的週期中,如果踩對了節奏,很容易就順勢發家致富,就像雷軍說的“風口一來,豬都能飛起來”。相反,在

原创 兄弟,格局打開

什麼是格局?格局是人品大度、胸懷寬廣嗎?是視野開闊、思慮長遠嗎?好像是,卻又不僅如此。這只是有格局的表現,卻不是有格局的原因。電視劇《理想之城》中,董事長趙顯坤錶現得很有格局。創業初就和他一起奮鬥的兄弟或公司下屬,在他面前抱怨、質疑、發火的

原创 本土文化衰落,外來文化帶來新生

大一統的國家,需要一統江山的思想。漢武帝獨尊儒術,其實是一統的帝國需要。一種思想,纔有利於統治管理帝國。這是效率與穩定的要求。然而從此之後,新思想被禁錮了,舊思想卻逐漸沉淪。國家政治,在官僚集團儒家化之後,逐漸形成與皇權平分秋色的世家大族。

原创 孔子,一個失敗的求職者

孔子,是一個堅定的復古派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值春秋末期。周王室威望掃地,日漸式微,諸侯國君不再敬重周天子,而各封國內部,也同樣是大夫們常常僭越禮制,攻伐君主,禮崩樂壞甚囂塵上,已是不爭的實事。孔子無法忍受這樣的政治生態,他認爲這樣不堪的結果,

原创 今天的一些思考

1.精、氣、神,對任何人都極爲重要。每天保持、調節良好的精氣神。2.普通人發家致富,需要經歷一個線性週期的增長,且踩在風口的位置上。一個是心理上有信念,你纔不會停止做眼下的事。一個是有正確認知,且你要踩上這個點,要被大勢裹挾,才能跟着上升。

原创 成年人的普遍障礙—自以爲是

成年人的世界裏,只有“難受”纔是進步的階梯,如果整天都在舒適中,不痛不癢,無異於行屍走肉。成年後,人的性格和自我存在感都固定了下來,維護自我,維護自洽的力量相當頑固。自戀,心理防禦,自以爲是,輕易地把自己的心智籠罩了起來。“故步自封”,其實

原创 從歷史素材裏,看人性中的“巨嬰””

巨嬰,這個西方的心理學詞彙,鮮明地表達出被寵着養大的孩子成年後的樣子。當今,巨嬰甚多。和平日久,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把人的劣根性迅速滋養放大。“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兩千多年前曹劌的言論,如今依然振聾發聵,並在歷史的輪迴中不斷上演。有權勢

原创 掀起你的“妒忌心”

以前在字裏行間看到妒忌、猜忌這樣的詞,我都會忽略過去,以爲自己並沒有這樣的心態,對於有這種心態的人也不能理解。曾試着代入角色去感受對別人有猜測和妒忌之心,比如那些當了帝王的人,本身就是爲我獨尊的心態,無論什麼,自己都該擁有最好的,否則—心裏

原创 順應新的小趨勢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孫中山先生曾這樣說。順應大勢則活,逆潮流則滅。歷史一再證明這個道理。大處有大道理,小處有小趨勢,那些成就事業的人從根本上說,都是在趨勢上用力。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是製造業的蓬勃發展,這是享有國家政策的

原创 思維定勢,每個人的命運之鎖

今日一同學來甬,我陪他一天,期間感慨時間快速如梭,同時看到,不變的是性格和熟悉的思維。當聊到孩子教育時,我同樣聽到熟悉的抱怨:孩子不聽話,貪玩,不願認真面對學習……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相似,目標相同,即怎麼才能讓孩子以後考上大學,考上

原创 沒有明天的目標,今天的行動就是重複昨天的事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法國那個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在法德邊界,四百公里固若金湯的軍事堡壘,被德軍繞過後變毫無用處。因此,法國當局總被後人嘲笑、批評。然而若是我們“躬身入局”,站在法國當局立場去看那個歷史節點,就會發現事實沒有這麼簡單。從當時法國

原创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容易被誤讀

上篇文章我們重新挖掘了“努力”的涵義,這篇我們再繼續爲“努力”正名,審視容易誤導人的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看似好有道理,卻是“事後諸葛亮”思維方式下的產物。即典型的:看結果,論成敗。“過去二十年,如果我把掙

原创 也許你從未“努力”過

有些話我們常說,有些詞我們張口就來,正是因爲使用太頻繁,很多話、很多詞早就淪爲沒有靈魂的空殼。比如“努力”這個詞。“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繼續努力”……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說說而已的套話,雖然人們已不厭其煩,卻又不能沒有,就像中國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