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爲自卑,所以超越 ——讀《兒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對“教育應該培育出怎樣的人”都提出過不少真知灼見:孔子認爲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出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蘇格拉底認爲教育應發展人的智慧,完善人的道德;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

原创 我心中的理想智育

朱永新老師寫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我的教育理想》,裏面有一篇《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寫得真好!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智力訓練程度並不等於所獲得的知識分量。朱老師心目中最理想的智育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1.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

原创 爲了愛,她義無反顧——觀《五個孩子的校長》後感

有一句教育名言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每一個教育者,只要他心中有愛,就會激發對教育的熱情,他就能把孩子教好。今天看了電影《五個孩子的校長》,看完真是淚目了,以前我從來不輕易

原创 行動,擦亮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日子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轉眼間,繁忙而又緊張的一學期又要悄然離去。在期末那段時間,由於疫情的全面鋪開,我們學校經受了嚴重的衝擊,學生陽了,大部分老師也陽了,在這種現狀下,我們響應上級教育部門的號召,開展線上教學,當時有多少老師是頂着病痛在上課啊

原创 從致良知說開去

“人生本無事,只需致良知。”這句話聽起來很熟悉。這是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的心學,他和儒學創始人孔子,儒學集大成者的孟子,理學集大成者朱熹並稱爲“孔、孟、朱、王。”良知是人對事物的最初反應,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愈矩。在

原创 如何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有些班級學生回答問題前言不搭後語,全班學生也無動於衷,有些同學回答得很好,也沒有同學表現出一絲激動,學生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冷漠的態度?我想應該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教師缺乏教學熱情,語言單調乏味,學生沒有興

原创 羅振宇跨年演講帶給我的啓示

昨晚聽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真是收穫不少啊!這些做商業的人思維就是不一樣,2022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做什麼都很難,特別是生意人,更是要: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羅胖演講的主題是“時間的朋友”,在深圳市龍華區的深圳書城,以前的跨年演講總是租一大

原创 堅持創造奇蹟,行動就有收穫——記錄我的2022年

2022年只剩下1天了,抓住歲末的尾巴,趕緊來總結一下這一年的得與失,剛纔看新聞說俄烏戰爭進入了白熱化,打了快一年了,也沒個結果,最後受苦的還是老百姓。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這一年裏,每個日子都是平凡而平淡的,但在這淡淡的時光裏,也有些許自

原创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持久動力,沒有創新的民族是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令我們每一個國人深思:“中國爲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對培養創新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朱老師說,我

原创 我心中的理想學生

朱老師說,當今社會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爲中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但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而教育競爭歸根結底取決於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所以,朱老師希望他心目中理想的學生應該是這個樣子的。1.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2.積極進取,

原创 《給教師的建議》第52條“爲什麼學生越學越難了呢?”

今晚的共讀有點特殊,在疫情放開的第一個星期天,學友們的學習熱情依然是熱情似火,主持人一開始在羣裏調查了一下有多少隻“陽'.一百多人中90%已經陽了,大家都在跟病毒作鬥爭,雖然很痛苦,但這個過程卻令人難忘。學生爲什麼越學越難了呢?原因是學生在

原创 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

今天是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最後一次打卡,堅持了17天,真是難得。雖然每次的字數不多,但還是讀了一遍,把大概的內容寫出來了。今天是第18天,因爲不用上班,所以最後這一章我讀得很細。我想好好來寫一寫這一章的感受。雷夫的戲劇課程做得相當出色

原创 做一名理想的教師

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是靈魂的工程師......,天下賦予老師的光環太多了,教師就像純淨水一樣,滋潤着那些幼苗的成長。朱永新老師在《我的教育理想》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師”說道:教師要胸懷理想,富有激情和詩意。胸懷理想就是天生不安分、會

原创 電影課程的詩與思

當一個孩子在觀看一部電影的時候,究竟會發生什麼?例如,一個學齡初期的孩子在看《獅子王》,他究竟看到了什麼?他看到了廣闊的草原,看到了一輪令人心潮澎湃的太陽,看到了無數生命的太陽下,在草原上奔跑,看到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當然,他也看到了他的

原创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2022年,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不確定性”。市場有不確定性,供應鏈有不確定性。疫情有不確定性。國際環境有不確定性。2022,似乎到處都是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的大環境下,我們依然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我覺得這是值得慶幸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