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姜夔《鬲溪梅令》(黃曉丹)

1.春風歸去綠成陰(姜夔《鬲溪梅令》)這是一句中性的話,既有收穫又有失落,很多美好的東西都在極盛的時候,過去了,或者說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後者或許也不錯,可終究是以失去前者爲代價的。與此相似的詩句有、“綠葉成陰子滿枝”,“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原创 “跑題”又何妨?

每一位當老師的,課堂上都會遇到學生開小差的問題,哪怕是再優秀的學生。有的學生聽着聽着就玩起了手中的筆,有的聽着聽着就描畫起書的插 圖,還有的聽着聽着就和同桌交頭接耳,忘記了是在課堂。只不過優秀的學生開小差神遊的時候,可能我們沒有注意到而已。

原创 【觀影】你所厭倦的生活,正是別人無法企及的遠方

如果你正遭遇不幸,傷心難過,請你看一看《送你一朵小紅花》;如果你感覺生活索然,平淡無味,也請你看一看《送你一朵小紅花》,如果你人生得意,順風順水,你更應該去看一看《送一朵小紅花》。電影中的韋一航是一名腦瘤患者,二級。因爲癌症的原因,他與這個

原创 這也是“學習”

學習古詩文,學生的進度總是不能一致。有的學生記憶力強些,背得快。有的學生記憶力弱些,背得慢。有的學生學習用心,有好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就快些。有的同學學習缺乏主動,所以只能落在後面。爲了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方式。簡單便捷,

原创 失敗與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有這樣一個故事:七個人共處,每餐共享一鍋粥。因爲人多粥少。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保證分粥的公平。第一種方案:通過抓鬮,選出一個人來分粥。但是很快發現,誰主持分粥誰就給自己分的最多。第二種方案:他們推選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來分粥。開始這個人能夠公平

原创 【課例品讀】跟肖培東老師學教議論文

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般老師(包括名師)上公開課的時候,大都喜歡選擇散文、小說等文體,而極少有老師選擇議論文。因爲議論文不好教,課堂教學很容易就陷入了枯燥乏味的泥淖,很難教出精彩來。肖培東執教的《懷疑與學問》給我們的議論文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

原创 “破窗效應”對教育的啓示

今天下午監考的是尾場。來到教室以後,發現一些紙片、零食包裝袋散落在桌子的一角、講臺上、垃圾桶旁。因爲是考試時間,學生大都借班考試,沒有值日生,如果亂丟垃圾的話,考場就變成了髒亂差的市場。以前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考試結束後地上垃圾成片,狼藉不

原创 當你罵別人沒素質的時候,你的素質就已經丟了

今天和女兒一起去洗浴中心淋浴,洗好後出來正準備吹乾頭髮。“你們是誰洗過澡以後也不關水!一點素質都沒有!”是一名中年婦女的聲音,聲音又高又尖,似乎能夠穿透房頂上的玻璃。她是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員,搓背的。她邊說邊用眼睛惡狠狠的掃視正在穿衣服的客人

原创 也說說聽課這事兒

這幾年學校的常規教研活動,每週一次。每週每個學科要安排一名教師講公開課,然後教研組圍繞這節課研討座談。聽課評課活動是提高老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尤其新入職的老師,能得到有經驗的老教師的指點,少走許多彎路,這是成長的一個最好平臺。但是老

原创 期末倒計時!

對我而言,日子就是一個七天接着一個七天。每一週都是相同的節奏,忙忙碌碌,緊張確也充實。眨眼睛,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明天學生離校,下週二三期末考試。回望這一個學期的班級工作,有收穫,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平行班的學生不僅是學習基礎差,紀律等各方

原创 《曹劌論戰》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一,梳理情節請見———論戰———參戰———釋疑。二,鄙與遠謀1.曹劌請見的原因是什麼?(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曹劌的遠謀與莊公的鄙表現在哪裏?論戰 參戰釋疑總結寫法:對比三,莊公有沒有不鄙的地方?

原创 【課例品讀】肖培東老師《老王》

我們總會感動於苦難的內容,卻容易忽略苦難的訴說形式,教學的意義不只是重新舔舐傷痛,還要進入語言的溝溝壑壑、折摺痕痕去認清這種傷痛的獨特表達。(肖培東)一、老王和我們———梳理文章內容1.老師和老王的老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可以稱呼老王?(關係

原创 在時光裏晃悠……

兒子跆拳道上課時間是八點半,道館距離家有兩公里,因爲天氣寒冷,往日都是開車送他。今天時間寬裕,我與兒子商議,步行送他去道館。兒子穿着一身潔白的道服,一雙白色運動鞋,腰間繫着藍色的道帶,精神利索,大步走在我前面。我們一路走過車輛飛馳的大馬路,

原创 【四年級作文】第一次做愛心雞蛋

今天和兒子一起做愛心雞蛋,他把這件事寫進了日記,雖然有點流水,但是整個過程思路還很清晰。還缺少點兒細節刻畫。晚上,媽媽問我:“你想喫什麼飯,我去做晚飯。”我說:“我想喫愛心雞蛋。”媽媽說:“好啊!我來教你做好嗎?”我高興的拍手叫好。做愛心雞

原创 高中生的世界裏沒有容易二字

元旦假期,上屆畢業的徐同學來找我玩。說到高中的課程,他搖頭又嘆氣,說:“高中課程太難了,真不是好好學就能學會的。看到班級有一半的同學上課都呼呼大睡,我自己都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徐同學中考時報考的是一高,因爲沒到線,退而求其次,讀了縣裏的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