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ERP行業發展緩慢,規模難擴大?

題記:這個行業只會越來越好,但是能沉澱下來做事兒的企業越來越少,因爲收益真的很漫長;能夠真正進入這個行業難,出去也難。。。


經常在知乎上看到類似的問題:既然所有ERP系統都很爛,那有沒有創業公司的空間?ERP體驗差,跟互聯網的差距,甚至是騰訊阿里進入企業級軟件等等。
作爲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將近二十年的傳統的ERP軟件廠商來說,有很多話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很難說。
沒有高大上的背景,也沒有被資本砸中一夜成名的經歷,有的只是一直苦逼兮兮的在這個行業堅持的辛酸,當然也有收穫。
我想我們代表了這個行業的絕大多數,既有務實的優點也有保守的缺點,資本注入從來也輪不到我們,我們只是最普通的ERP自主研發廠商。



ERP屬於軟件行業,但又是傳統行業。


首先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初創企業,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團隊和資金支持的話,是很難有立足之地的。而且ERP也沒有更多的花頭。
即使你有成熟的互聯網人才團隊,也能開發出像SAP一樣牛逼的產品。依然很難。因爲軟件好複製,難的是實施和服務。
很多人說爲什麼金蝶用友的生產沒有鼎捷的好(這句話可能有爭議哈,但是確實是曾經一大部分人的看法)真的是用友金蝶研發不行?當然不是;金蝶用友也可以開發出一模一樣的產品,重點是產品嗎?顯然也不是。重要的是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實施經驗。
一個團隊在某個領域做的客戶越多,其經驗越多,同樣的產品,交給這樣的團隊去實施,成功率也更高。這也是爲什麼有很多初創型的ERP企業,即使有牛逼的技術也很難成功的原因。


其實一直以來ERP發展都是很緩慢的,用友金蝶發展迅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扶持作用。真正自己去打拼還能堅持到現在的自主研發企業走的每一步都很難,每一步都走的謹小慎微;會面臨很多瓶頸,甚至不敢去想一些大格局的東西,眼界相對來說也低一些。
我們是99年成立的;03年開始涉及企業軟件;05年推出成品ERP5;後因市場大環境所致,推出管理軟件租賃的模式,讓我們在08年經濟危機中挺了過來;09年推出AIO7(OA+ERP一體化);10年推出“管理軟件服務”,變賣軟件爲賣服務;14年推出免費版軟件(OA+財務進銷存),全部免費提供給市場;16年推出AIO75(OA+ERP+MES),打造智能透明化工廠...
07年到09年是最難熬的時候,中間的各種心酸,我沒經歷過,但是或多或少從老同事嘴裏聽過一些;可能真的是硬扛;很多次老闆都說堅持不下去了,但是第二天看到兄弟們依然忙碌的身影,只好硬着頭皮又出去籌款以維繫公司的發展,度過這個寒冬。
我能理解那種爲了夢想去堅持的理念,甚至是感動是佩服。


說了那麼多不是憶苦思甜,市場不小,空間很大,只是這個行業想做好真的很難;沒有一定的沉澱和堅持,很難走下去;甚至也因爲有了這樣的經歷,知道每一步都很難,變得相對保守,不敢去做甚至去想超出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事兒。

說到這兒,想起來前兩天經信委的領導過來視察,在瞭解我們的發展過程以及銷售模式後,直言不諱的說,像你們這樣單打獨鬥做的太累了,如果不轉型或者變一種思路,早晚會被淘汰。
然後說到我們科技園的另一家企業,前段時間剛中標,一下子拿了200多個單子,這個你們銷售得要跑多久啊。你們有想法爲什麼不跟政府提呢?讓我們來協助你們,我今年光投資就拿了3.6個億;這些錢就是爲了你們這些企業準備的。


但是一直以來我們爲什麼不敢甚至是沒有去做這件事兒呢?可能的原因我總結了3點:

1、我們老闆都是那種不善於與政府打交道的實幹家。
2、人才的匱乏(養一個合格的實施顧問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這個收益是非常漫長的,而且很累。我們現在每年的增長值在30%以上,有的時候單子特別多的情況下,壓力確實很大,因爲實施團隊就那麼多人,再多,真的就服務不了了)
包括一些主流的ERP軟件商,真的不缺少單子,缺少的是專業的實施服務人員。我身邊也有很多在普實待了一年的實施員跳槽到用友擔任實施顧問的,可見,用友有多缺人。這個行業有多缺人。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信息化發展緩慢的原因。
3、不敢去快速擴展,包括我們公司現在簽單都是很剋制的在籤,那麼多的客源,我們能服務好嗎?尤其是我們是以服務爲主的企業,不是傳統的賣軟件,一旦服務不好,不被客戶信任,所有的一切都付諸東流了;這種砸牌子的事情不敢做;步子邁的太大,真的容易扯着蛋。。。


可能市領導對這個行業瞭解的不是很全面說的有些片面,也有些不留情面;也可能各有各的考慮;只是一口吃成胖子,理智的人都不敢輕易嘗試。除非背後有一定的資本支持;


不過確實也給了我們一些啓發:


我們一直堅持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兒,相對很務實,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很多時候機會擺在面前不敢去爭取,但是很多事情光埋頭做是不行的,也要學會借力;藉助政府的力量,主動去融合別的領域,去擴展;主動去擁抱變化,去培養一批人才。

我們也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經驗不斷地修正方向。從最初的租賃軟件到保姆型的服務模式再到幫助企業培訓種子團隊,定期組織學習,實現知識的轉移;包括我們打算建一個全自動的車間模擬仿真室,讓客戶在培訓的時候更直觀化等等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但是光有好的想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終究是收效甚微的;學會去借力,去擴大影響力,藉助政府力量培養相關型人才。不僅能提升我們自己的競爭力,也能夠更好的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也是經信委希望我們去做的。


只有在人才雄厚的基礎上,纔不會畏懼任何挑戰。也只會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