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初探

    豆瓣初探

         最近也不知怎麼了,突然想研究一下豆瓣這個產品。在中國互聯網這同質化嚴重的大環境下,豆瓣的產品風格是很獨樹一幟的,“用豆瓣”已經成爲小清新的重要標誌。我用豆瓣用得較少,每次登陸上去,都會給我無所適從的感覺,這也算是豆瓣的一個大的缺點吧。因此,我很想去探索一下這個產品,它到底好在哪裏?爲什麼能吸引到那麼多才華橫溢的用戶?又因爲什麼讓我覺得難用?由於對這個產品不熟悉,今天純屬初步探索,各位豆瓣粉輕拍,歡迎交流~

 
1. 豆瓣社區
   
           豆瓣的三大主產品,電影讀書音樂都是以內容爲結點建立的網絡,用戶以這些結點爲紐帶進行社交,同時又衍生出小組和同城。也就是所謂以興趣愛好爲核心的社交產品。
    
        將豆瓣中的社交網絡抽取出來,以人爲結點重新組織,便是豆瓣社區了。我欣賞這樣的做法,畢竟豆瓣已經有太多子產品,是時候以人爲核心將內容集中起來了,讓用戶使用起豆瓣來更加方便。豆瓣社區由幾個部分組成,首頁是豆瓣的精選推薦,線上活動;友鄰廣播是你關注的人所有的動態,可以轉發和迴應,類似於twitter;小組是你參與的小組的話題。
   
        雖然我贊成做豆瓣社區,但是個人認爲豆瓣社區做得太複雜了。它居然有6個子模塊:首頁、友鄰、小組、小站、部落、我的豆瓣。而且豆瓣社區還被放到了第一位的位置。豆瓣既然一直以內容爲核心就應該堅持下去,這樣改爲完全以人爲核心,顯得不倫不類。似乎這一點已經被衆多豆瓣用戶所抨擊。

   下面逐個模塊的來看看:
    
        首頁的精選推薦是不錯的,只要推薦準確度足夠好,完全可以做爲用戶行爲的起點。吐槽一下它的頁面設計,每條信息左側的按鈕總覺得像是分類標籤,搞了半天才知道是可以點的。那麼想要分類查看怎麼辦呢?再者,推薦理由也不說明一下。
   
        首頁還有“線上活動”和“發現小組”,也是不錯的起點功能。豆瓣的“線上活動”確實是一個很妙的東西,很好玩。希望在首頁的推薦能夠更個性化一些。
   
        友鄰是個不錯的東西,很欣賞它的twitter化,而不是一味模仿微博。作爲一個子產品,保持簡潔易用很重要。而它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好友推薦,只有一個非常不明顯的“發現喜歡的東西”。查找認識的人也僅限於msn,gtalk,yahoo,說真的,給我無從玩起的感覺。
        小組是豆瓣的心跳,正因爲有了這些活躍的小組,豆瓣纔有了生命力。豆瓣小組的活躍程度是比較高的,遠勝過同類型網站,比如時光網。

2. 豆瓣讀書
    
            豆瓣的讀書頻道是一個很有品味的產品,它確定的用戶羣是與衆不同的。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還能靜下心來抱着書本做讀書筆記的人,實在太難得。也保證了豆瓣中始終不乏優秀的創作者,在衆多社交網站中獨樹一幟。也正是因爲這羣用戶是豆瓣的種子用戶,造成豆瓣給人一種小衆的感覺。小衆化並不見得是壞事,大衆化意味着同質化。而且豆瓣這羣用戶大概是最願意爲書籍音樂電影買單的人了,因此纔會有豆瓣閱讀這樣做內容推介和銷售的子產品。
   提個建議,現在越來越流行用移動設備做筆記,不妨針對這一點進行一些優化。

3. 豆瓣電影/音樂
    
        這也許是豆瓣最熱門的兩個產品。對音樂我不太熟悉,說說電影吧。豆瓣電影是以單部電影爲結點創建起來的網絡,因此產品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能夠讓用戶更好的玩電影。
        高質量影評的是豆瓣最珍貴的寶藏。因此,在電影頻道的主頁用很大篇幅推薦影評真是深得我心。如果影評推薦能更加個性化當然更好。
        在單個電影的頁面,會串聯起小組、同城等,讓用戶可以以一部電影爲紐帶進行社交。問題就在於,除非喜歡一部電影到一定程度,否則在這樣的基礎上去做社交推薦實在有點單薄。當然也有特例,一個電視劇劇集是可以達到足夠的凝聚力的。同時,對電影的推薦有點簡單,類型少,電影信息也不充分,我一般點幾下鼠標就死衚衕了。
        電影的熱門資訊是豆瓣沒有做的東西,這是我更喜歡時光網的理由。大約是堅持以電影爲結點建立網絡,在單個影人的頁面內容基本爲0。但是,想想,難道針對一個電影人不是更容易形成討論氛圍麼,這個世界上有種生物叫“粉絲”。當然,或許豆瓣不屑於做百度貼吧在做的事情。


4. 豆瓣FM
   
          未知性,與音樂的不期而遇,隨着音樂去流浪的放縱,是FM的精髓。做更個性化、更有特點的頻道是產品吸引用戶的根本。個人不希望這個產品做得太複雜,FM要維持它的原汁原味。如果想要發現音樂,去音樂頻道就行。

5. 豆瓣同城

           這是豆瓣線上線下的一個入口。在豆瓣上結識的朋友還可以在線下一起活動,更深入的交流。而同城這個概念也提得非常棒,保證了這些活動和你的生活緊密相連,有去參與的衝動。

6. 幾個疑惑

6.1   一個產品,無法用一句話描述出來,是不是個失敗的地方?豆瓣的子產品太多,多到不得不開闢一個豆瓣社區來進行整合,而且還會取一些曖昧不清的名字,讓人經常在各種頁面迷失。

6.2   各個主頻道的主動推薦做得非常不明顯,讓人不知從何開始。推薦也沒有列出理由。總之,忽略了一點,很多用戶是懶的,迷茫的,不適當推薦和引導怎麼行

6.3    豆瓣子產品的Android版都好簡單,估計還沒來得及做吧...強烈推薦IMDB Android版本,很漂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