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30岁的自己

算算自己从事到计算机有多少年了呢?期间虽然都是学生。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总共有六年了!

六年的计算机接触时间,而学出来的东西自己总感觉不到能有用武之地。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总结下自己的情况,给自己留一个天天需要面壁的有字墙壁:

1.方向不准,总是追逐易用性的东西。比如,开始学习c/c++感觉新鲜就坚持了半年,而后转入到了学习Java,Java中又乱七八糟的学了很多。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去学什么框架---ssh,当然去学这个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当初学的时候就学会了怎么用,而且还是对着视频敲代码。哈哈,这就变成了很多书中所说的:你这是在耍计算机呢!

2.心不够宽。总是想着怎么要去胜过别人,说的好听些是力争上游。但是,这个时代你怎么能在所有的事情上和别人比拼呢?有缺点真的不可怕,只要直视它,它就颤抖了。英语不行,那么抽时间学习,就算过不了专业八级,总能让自己看文章不那么费力吧,交流下可以吧。这世界上分门别类的东西太多了,而一个人的精力却又有限,所以你自己能学好的就只那么一小部分了。

3.坚持力度不够。当然,方向不准造成了这个问题。坚持学习的刻苦是有的,考研的那段时间就是证明。一个英语30分都没能考到的到考研60也算一个突破吧。(这里,对于一个大学生,如果你前三年都感觉自己是在虚度的,那么,我想你坚持一下考研那种感觉:不用多长,就花第三年的暑假,或是更早的时间段,每天去坚持学习十个小时以上)

4.没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知道自己想往哪方面发展,总是向往着往钱多的地方钻。看到学什么以后就业钱多啊,这当然没错,谁不想以后挣多点钱。错的是,老去换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最注重的是学习方式的培养和自己的核心基础。核心基础就是自己喜欢的哪门东西所要具备的基础,或是你选的那个方向的基础。计算机那就是一门语言和数据结构及算法,学到这些时还要懂点系统,懂点网络,这些只要是在大学学习的,就能够有这些知识的补充(关键是不要逃课,要拿起那些书看上三遍)。

5.理解问题不深。这是最大的问题,这也就牵扯到学习能力的问题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举一反三。但是,这些年发现,自己解题能力还没高中那会高了。什么问题总是上网去查,然后弄下来对一下看是不是能够符合这个问题。就是完全的搬。

6.贪多。总是感觉我学看的越多我就学的越好。其实不完全正确,当你将看过的东西能够融合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去时这种越多是越好的,这能够给你更宽的视野!问题是,在开始你什么不懂,看的越多只会让自己越虚(飘)。记得,高中有个老师老说我学习太飘了,开始一段时间能够学的很好,但是当融合其它知识进来时就晕了。这就是,开始只学了怎么用代公式解决问题。而现在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公式了。所以,学习某一知识时尽量问自己几个问题:a.这个知识讲的是什么,怎么用?b.开始提出此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当问到b的时,就要去考虑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就要仔细考虑这个知识的原理了。接着可以问c.当时,提出此问题的人是从一个什么角度去看待了这个问题?这里如果能够从网上找到一些历史记载就更好了。

7.没能合理利用时间。时间这东西太宝贵了。如果你将你的时间以秒计算同时想着人生苦短,那么你就真正的把握住了它。记得在这以前,自己总要晚上看一部电影,但是,看完后发现时间还早呢,八点不到。那再浏览下网站吧,又点点。这样时间就过去了,发现后感觉都快十点了。不看书了,又点下电影看。这样一晚就过去了。其实,看完电影后还可以看会书,就算十分钟,你想想一天十分钟那么一年将是多少分钟,两年呢?十年呢?总可以上完一个大学了。再有就是不要把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排在你一天的开始做。这会造成你老是抱怨自己没有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目前就面壁这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