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M采购框架协议阶梯计价方法



在采购实际工作岗位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框架合同”这词,我们在实施SRM项目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采购框架合同”。那么,什么是框架合同?

框架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标的交易达成意向并对主要内容予以确定而订立的合同,具体的交易细节在框架合同的基础上再细化成正式的合同。当很多小的重复交易建立了长期合同,就需要一个特殊的合同机制涵盖这种关系和单个交易的需求。

这被称为框架协议(framework agree-ment):合同在一定时期内,为每笔单个交易作为一个框架进行运作。


框架协议法律效力同合同,且内容与合同基本一致。在实际采购中,会经常在这样的框架协议中看到阶梯报价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宗货物采购,包括设备的采购,如汽车采购、ATM机的采购中,阶梯报价法是最常见到的。

为什么要采用阶梯报价法呢?

有的采购货物使用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市、州等地,甚至到新疆喀什或者西藏等偏远地方,单独的供应商很难保证售后维修等服务,而且生产中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交货时间延期甚至影响采购质量。

阶梯报价法要求将采购人需求的货物按数量分成几个等级,然后让每个供应商都在不同的阶梯范围内报出自己产品的价格。



如采购人需要采购900辆汽车,可根据数量分为0~400,401~800,801及以上等3个从小到大的阶梯。

然而,在遇到超过5000的采购总额,阶梯数量至少要超过6个等级,如果这时候来了10个供应商,公司只有你一个采购,老板又要你一天内把价格通通算出来并最终确定一个供应商,此时你,我想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所以,大部分企业都不会还要人工计算的方式去测算如此大的数据量,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并且,我坚信,在如此先进的21世纪互联网+的春风下,难道还会有没有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么?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那我只能说:“坚(ma)持(shang)下(dao)去(bi)!”

而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也应该明白,ERP处理内部事务倒是非常在行,但是一旦处理到专业领域的事情,就略显不足。于是,专业的事情,我们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同样,于是,企业纷纷都踏上了部署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的道路,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是探讨企业日常采购在SRM系统上如何实现框架协议阶梯价格。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我们先来看看阶梯公式算法表:


 

阶梯数量

采购数量

采购单价

阶梯采购总价

第一阶梯

0-400

400

0.9

360

第二阶梯

401-800

400

0.8

320

第三阶梯

801及以上

100

0.6

60

应收合计

 

900

 

740


每个阶段设置一个阶梯数量,这个量代表了单位时间内/采购累计采购量。超出这个阶梯量就按照下一阶段单价执行。

假如你的老板让你采购900辆汽车,此时设置三个阶梯:第一阶梯量为0-400,单价为0.9元,第二阶梯价为401-800,单价0.8元,第三阶梯量为801及以上,单价为0.6元; 实际采购量900,则400落在第一阶梯,则第一阶梯总价为0.9*400=360,400落在第二阶梯,则第二阶梯总价为0.8*400=320,100落在第三阶梯,则第三阶梯总价为0.6*100=60,最后合计740。


不过,企业在累计采购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累计阶梯计价方式比较合算,若企业采购量比较大,每一次采购数量都会落在最优惠价格区间的话,则不建议采用该方案。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你们学会了么?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