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s的逆向分析

有的時候我們知道目標物體的需求運動,但不知道如何去驅動系統運動以產生該需求目標運動,同時通過數學求解需求驅動函數又較麻煩時,可以利用adams進行逆向求解。即將系統建立好後,對目標物體輸入需求運動,仿真結束後測量驅動關節處的運動函數曲線,將曲線數據導出後,再讀入生成spline曲線,並用特定函數擬合後就可以作爲驅動函數進行使用了。具體步驟如下:

1、將測量數據導出

在postprocessor中,通過file-export-numeric data,導出.txt格式文件,導出方法見http://blog.csdn.net/longxiaoshi/article/details/8069199

2、在view界面下,file-import,file type選test data,並選create splines,在file to read 中選到自己所要導入的文件,independent column index 輸入自變量所在列,我一般都是在導出時將時間數據放第一列,測量數據放第二列,因此這裏自變量所在列爲1。


3、修改spline的名字

build-data elements-spline-modify,找到剛剛導入的spline,一般初始名字爲B,打開後,可以在NAME處修改名字。

4、在對應關節處添加約束,並添加對應驅動。右擊驅動-modify,在function中輸入CUBSPL(time,0,splinename,0)。CUBSPL的第一個參數一般填時間,第二個參數在曲線擬合時需要填0,第三個參數爲spline的名字,第四個參數爲對原始曲線求幾階導數。

通過上述步驟就可以將分析所得的驅動反施加給系統模型,以完成模型的逆向分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