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軟件項目上線實施與項目管理?

項目實施前】
  1、需求分析:和客戶及需求方充分溝通以真正的明確客戶的需求。
  2、根據確定的需求制定可實施性方案文檔、標書及實施設計、架構圖、邏輯圖等。
  3、同等層次,儘量實施方案設計的前瞻一些(例如滿足1-2年內的需求。)
  4、確定物理設備需求及人員等資源的配合。
  5、根據實施方案文檔進行人員分工,並明確責任和義務方,以免實施中、實施後扯皮,特別是多家公司合作的時候。
  6、確定實施週期。這裏的弓不要拉的太滿,否則,物極必反。特別是內部運維項目,我們自己可以制定項目週期的時候,就不要急於立功表現自己,而最後反而做不好。
     例如:老男孩的上一期架構師培訓班有兩個學生,給公司部署ldap(多種業務ftp,http(cacti,bug sys),samba,***,postfix)主從加高可用等的統一認證的方案,還有drbd+mysql/nfs/mfs+ha雙主多從高可用及負載均衡的業務。竟然和老大說半天就搞定,雖然真的可以搞定,但是也儘量別這樣說,這麼複雜的技術你1-2個小時就說搞定,以後總有你花一天還搞不定的簡單的問題(可能是老男孩沒講過的新技術,但是老大覺得你10分鐘就能),因爲之前老大對你的能力預期上去了,你做的達到基本標準也可能會被認爲,能力不行了,讓別人預期不是太高,最後提交成績時,可以給老大驚喜,這兩種效果對領導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關鍵:
      a.準備完成後,要給大佬及客戶需求方講解或彙報文檔實施的方案策略,讓客戶及大佬心裏有數,不要跑偏了,一致通過後再開工。
      b.還有,方案中的內容自己也要有數,不要設計超出你本人及你身邊可用資源或用資金都無法獲取的方案,只爲一時的滿足客戶。
      c.如果可以,請需求方在實施方案文檔上簽字,或者有郵件明確回覆爲好,以免按照實施文檔實施的結果不符合需求方的預期,造成糾紛。人的經歷職業不同,對同樣的文字理解也不同。

項目實施中】
      1)一定要根據實施準備的方案進行施工。
      2)實施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棘手問題,此時,不要私自輕易變換方案,如果需要變換要徵得客戶和大佬同意。
      3)讓所有實施過程都有記錄可查。儘量不趕工,如果客戶逼得急,最好增加人手和工作時間。
      4)如果確實人手、時間、資源都不夠用,那隻能先滿足客戶利益,犧牲一些對客戶看來無關緊要的,例如:實施的規範和操作記錄等。
      5)儘可能在關鍵節點請需求方確認,以免最終結果不是需求方想要的,做好每一步就不怕結果不符合要求了。
      6)及時總結項目中的問題,亡羊補牢。可以每天,每兩天做一次總結,坐一起開會討論下大家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經驗,後續問題的解決計劃。

關鍵:項目組領導,要安排核心人員親歷督促並驗收每項(查看總結報告及現場查看),領導切記不能春種後,就等着秋收的想法,否則結果一定會走板,項目實施中也要有人澆水施肥的,認真呵護項目的成長的。

【項目實施後】
    1)項目組內部自我驗收,例如測試人員,也包括各種壓力測試,黑白盒測試。
    2)請客戶及大佬驗收,現場或通過開會及總結書(驗收報告)的形式,小項目可以發郵件。
       如果是內部項目,可以寫一些實施中的心得體會,經驗型的技巧等。分享經驗很重要。
       除了讓人驗收外,更重要的是有了成果要讓大佬知道,否則,一切的工作都是徒勞的。
       以前就有老男孩的羣裏網友問我,工作很努力,但是,薪水就是不給加,我該怎麼辦?
       這就是會做也要會表現,好鋼用刀刃上。有關表現的話題以後有機會在和大家分享。
    3)實施的結果和實施文檔圖紙有偏差很正常,需求方對實施文檔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所以,無論多麼努力
都未必能完全滿足需求方,認識到這個事實後,就好辦了。
    4)在各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客戶的提出的新老問題修正實施結果,前面的實施前、實施中的簽字或郵件確認就很重要了。
       如果有需求方的一步步確認,結果出來了,不是他心裏想要的,我們也有證據。不至於太被動。有些項目經理這方面就做的不太好。

關鍵:老男孩常和學生講,戰爭的勝負不在戰場上的瞬間,而是戰爭前的充分準備階段就決定了!所以,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時,再項目驗收時就被動多了,功勞變成了苦勞或徒勞,這就是爲什麼老大不給你加薪的原因,甚至表揚都是很簡單表面化的敷衍而過。
【小結】

    今天老男孩說的這些項目管理的經驗了。。。是一個非常大的門類。。。,我僅盡我所能分享一些老男孩在做運維時做項目,以及現在開辦的外包公司對外服務外包的一點經驗,供兄弟們參考。

    老男孩的其他想法:如果是練技術,儘量還是找網站類的運維工作好一些,如果是做項目實施類工作,那麼我們的定位就不能僅僅是技術了。整個項目週期中的客戶溝通、實施人員協調、設備供應、實施中的多方溝通,確認、回報、跟蹤進度等等都是比技術還重要的知識和經驗,希望兄弟們把眼光放遠一些,畢竟,我們不能總做底層的運維屌絲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