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鮑爾默

       微軟最喜歡的人
       有人曾經打過一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說如果比爾·蓋茨是一顆卵子的話,那麼鮑爾默就是一顆精子,他們兩位的碰撞和結合,才造就了龐大的微軟帝國。鮑爾默和蓋茨相識於哈佛的校園,唯一的共同點大概是兩位都是數學天才,都曾經炒過世界名校的“魷魚”。蓋茨從哈佛退學去創業的時候,曾經邀請過鮑爾默和他一起,但是鮑爾默拒絕了。這個性格外向、熱情、喜歡參加各種團體和社交活動的天才,因爲剛剛成爲夢寐以求的哈佛橄欖球隊的經理而拒絕加入微軟的創業團隊。大學畢業以後,他去了寶潔公司,並且和後來成爲GE的CEO的伊梅爾特共用一間辦公室。兩年後,鮑爾默在斯坦福讀MBA,再次收到蓋茨的邀請,於是鮑爾默踏上了和他老朋友同樣的道路——退學。
 
      鮑爾默和蓋茨從來都是不同的,他最爲人所熟知的是他那近似瘋狂的演講風格。每年一度的微軟全體員工大會上,五顏六色的光束照射在體育館的上空,員工們最期待的表演開始了。鮑爾默像個搖滾歌星一樣跑上臺,揮動雙手。他高大魁梧的身軀在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用演說家一般的語言令在場上萬名員工熱血沸騰,歡呼聲響徹雲霄……唐駿第一次參加微軟員工大會的時候,就被鮑爾默的表演震懾住了。從此他知道了激情的作用,他明白了一場成功的演說所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力——至少鮑爾默在這方面給他的影響非常巨大。後來當我們看到唐駿穿着海軍艦長的服裝,跳着踢踏舞走上燈光華麗的舞臺的時候,毫不懷疑他是在向鮑爾默致敬。
不過,微軟的高管們對於鮑爾默的感情,大約是又恨又愛的。愛他,是因爲他的商業天才,他超凡脫俗的管理能力,能夠“踢蓋茨屁股”(《福布斯》的評語)的強硬;恨他,是因爲他的敏銳精明、咄咄逼人和不留情面。鮑爾默在大學時代和蓋茨住一間宿舍,那間屋子被稱爲“雷電屋”,因爲他們在宿舍裏討論問題的聲音竟然如雷電一般能把人從半夜驚醒。他是一個和蓋茨並駕齊驅的數學天才,儘管之後他未再涉足技術而專心於管理,但他對大塊數據的消化能力“令人生畏”,並喜歡用邏輯或推理的方式,仔細推敲各種市場戰略的利弊。鮑爾默在評價競爭對手時,經常是語出驚人,他曾把Linux稱爲“毒瘤”,並認爲Google是一匹“只會一招的小馬駒”。
 
       所以,這樣的毒舌用在管理上,是會使下屬們痛苦異常的。Scrub,是我們後來在每一任微軟中國區總裁的回憶中都一再重複出現的字眼。吳士宏把這個詞翻譯成“篦”,說每一年都會被鮑爾默篦掉幾層皮。
 
     繞不開的架構問題
    在高羣耀接任中國區總裁的時候,因爲高羣耀是空降兵,那一次大約是高羣耀和鮑爾默的第一次接觸,所以高羣耀對他的第一印象並不是scrub,而是他片刻不離身的掌上電腦。鮑爾默認真傾聽每一個人的說話,隨時用掌上電腦做筆記。
鮑爾默對高羣耀說:“我們磕磕絆絆終於找到一個好的總經理,那就是你。不論是從經驗、素質和目前你的業績來講,都是最合適的,所以你一定要走好。我們都支持你。你有什麼問題,我能解決,我能幫忙,你儘管說。”
於是高羣耀談到了大中華區與中國區架構設置問題。當時的情況是羅麥克準備調離,而接任的人選尚未確定,高羣耀表達了自己的關心和疑慮。鮑爾默表示非常認可,說會把這事處理好的,讓他放心。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的,上任之初的高羣耀和唐駿,都提出了大中華區與中國區架構設置的問題。
 
    在這次鮑爾默訪華的過程中,吸引媒體注意的始終是他帶來的62億元大單。鮑爾默在這個時間訪華必然是巧合,因爲他的行程通常都是半年前就確定好的,但是趕上了唐駿的生日並且鮑爾默非常煽情地給唐駿過了這麼一個40大壽,唐駿的心裏必然是相當受用的。而在媒體的眼中,鮑爾默此行給唐駿打氣,給微軟中國打氣的目的也很明顯。
 
由於種種原因,儘管後來唐駿不失時機地再次談到了大中華區與中國區架構設置問題。這個問題事實上也是導致高羣耀出走的重要原因。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得到比當初新上任的高羣耀所得到的更加明確的答覆。
 
62億元大單
無論如何,鮑爾默在2002年的這一次訪華,意義十分重大。他帶來了一筆62億元的大單。有人說這是送給中國軟件業的禮物,更有人說,這是送給唐駿40歲生日以及履新的一份大禮。
 
    這是迄今爲止中國在軟件領域最大的一個對外合作項目。根據該備忘錄,國家計委支持微軟公司與中國境內組織開展包括出口、投資、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等一攬子合作計劃。未來三年之內,微軟將向中國境內企業提供價值7億美元的出口訂單,並支持中國的軟件人才去11個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接受培訓;同時,微軟將採取和國內企業合資、合作的形式,支持中國企業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和子公司;在信息化應用領域,微軟將與國內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設立聯合實驗室,並授權中國境內企業使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部分技術開發成果等。
 
    在對中國爲期兩天的訪問中,鮑爾默拜訪中國高層領導人的同時,還宣佈了一系列在中國的合作和投資計劃。除了與計委的合作之外,6月27日,他還代表微軟與教育部簽署了“長城計劃”。根據該計劃,微軟承諾在三年之內,以投資、捐贈等形式向教育界投資2億元人民幣,支持中國高校的軟件教育和基礎研究。當天,微軟與北京大學等五所高校簽署了軟件學院合作協議。
這份協議的意義在於,微軟終於把它的“平臺商業模式”擴展到了中國,搭建一個平臺,微軟賺1美元合作伙伴能賺3美元的互助雙贏合作模式,不論是微軟還是中國政府都是樂見其成的。所以,這一筆大單被視爲微軟在中國打開政府關係的最重要的一步,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送走鮑爾默,6月28日下午,微軟中國就召開了新財年員工大會。這次新財年的員工大會便成了微軟中國新時代啓動的“誓師大會”。這是微軟中國公司有史以來第一次所有機構的聚會,包括研究院、研發中心、市場銷售、法律事務部、全球技術中心在內的微軟在中國所有機構約1000人聚集一堂,共同探討2003財年微軟的發展策略。手握中國在軟件領域對外最大的合約,微軟中國人都相對唏噓,大有“我們終於成爲中國軟件產業一分子”的感慨。
 
    這一次大會,也是微軟中國新總裁唐駿上任後第一次與全體員工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不過那一次亮相,唐駿只感受到肩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他一貫喜歡訂三年計劃,而在這個位置上,他心中描繪出來的藍圖是這樣的:未來三年每年保持40%~50%的增長速度;在未來三年中,微軟中國成爲微軟成長最快的一家子公司;三年內成爲微軟亞洲最大的子公司;五年內打入微軟的世界八強;五年後的收入接近或達到10億美元……
 
      爲此,唐駿的步子邁得很大。唐駿說自己也是一個好“賭”的人,這一點在他對微軟中國的改造上看得最明顯。因爲之前在微軟技術支持中心,媒體的關注度不夠,平臺也相對較小,唐駿的手腳還不能完全施展開。到了微軟中國這個平臺,唐駿喜歡“做大事”的性格一下子顯露出來了,加上這是一個被媒體放在放大鏡下研究的公司,所以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公衆的關注。
 
      在這份大單的基礎上,唐駿開始在微軟中國區總裁這個舞臺上大展拳腳。後來他說:“我當時有很多偉大的計劃……有的實現了,有的部分實現了,有的,永遠也沒有機會去嘗試了。”
 
謹以此文,表示對微軟,蓋茨,鮑爾默,唐駿以及他們的團隊的敬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