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從普通走向優秀”的路上

人是什麼?很多喜歡思考的朋友經常會問自己或別人這一個問題,可大部分情況下都得不到滿意的答覆。我也一樣,最終我得到了一個答案:人其實就是承載精神思想的物質載體!那麼,人與人之間本質的區別又是什麼呢?除了基於先天的外貌特徵外,應當就是世界觀、善惡觀、價值觀等等一系列存在於腦海當中的個人認知。

古人云:知識就是財富。可見對於個人而言,人生最大的財富並非是當下的名利地位,而是來自生活經歷所形成的各種精神觀念。即便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如果沒能在積極的環境當中成長學習,最終也將淪爲普通人的一員,難逃坐吃山空的悲劇式結局。

人生,起點其實都一樣。只不過那些早一步來到世界上的人,他們比後輩多積累了更多的資源罷了。誰比誰聰明至今仍無從定論,但唯有踏實勤奮是最肯定的真相!自然法則下,末位淘汰制是永恆存在的,或許一個人能在無爲狀態下達到昔日第一名的水平,但絕對不會是第一名。唯有以積極主動的進取心態去學習努力,比歷史潮流的速度更快一點點,那應該才能算是有所進步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謂師者?達者爲師!以何爲擇?擇善而從之!何爲善?“善”這一字,即是自我價值的認知,是一切必然行動的出發點。大部分人認爲這裏所說的“善”應該是別人身上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我個人認爲這裏的“善”應當是個人對世界、對社會、對集體、對家庭、對生命的一種自我定位。在這個充滿了各種誘惑的鋼鐵都市,個人如果沒能有一份堅定的價值信念,會不會有一天得到了名利卻迷失了自我呢?

 

作者:陳劍波    QQ89448964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記得常聽說世界上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我深以爲然,個人的價值認知很難改變,不是因爲他固執,而是因爲每個人過往數十年所知的歷史、所經歷的事件都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腦海裏,很難有什麼大起大落的利益是非可以動搖它。記得***同志曾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實在是非常有深遠意義的。

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是百分百的完美,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看完某篇文章後就恍然大悟。但萬幸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在,先賢的教誨依然不絕於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只有明確自我的定位、生活的目標以及工作的方式,才能少受外界的干擾並持之以恆地活着。

感謝冥冥之中的緣分,讓我們在人生的這一路上能遇到那些好人,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明白如何積極主動、如何明確目標、如何認真負責、如何善惡分明。一切盡在不言中,祝無私傳播正能量的先驅們收穫應得的幸福與榮耀!

人在做,天在看!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