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社會保障月供製度的客觀理由

全民社會保障月供製度的客觀理由
提示:全民社會保障月供製度,又稱月度生存保障金制度,簡稱月供製(後文簡稱月供製)。月供製提供給每一個人的財富,叫做生存保障金。生產創造財富,生產力組成中的自然力和工具力部分所帶來的財富份額,是人人應該均衡得到的。
月供製的定義——月供製是全面、普遍而均衡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具體的做法是——公共服務機構按月給全社會每個人提供基本等值的生存保障金。生存保障金的來源是公共服務機構獲取的任何途徑的收入。
月供製的幾個特徵——生存保障金髮放系統運行過程和結果的無差異、完全透明化、扁平化、可證明、無延遲。無差異是指生存保障金的發放是無差異的行爲,不區分個體的差異,不附加任何條件。透明化是指一切相關信息完全透明、人人可無條件地通過現代通信工具查詢,例如發放了多少、發給了誰、發放時間、獲取人地址和聯繫方式等等。扁平化是指取消中間環節,直接從中央分發到個人財富帳戶,個人收取後確認,從途徑上杜絕中間環節具體經辦人的“剝皮行爲”。可證明是指收取人確認,通過互動保證和確認生存保障金的到位狀態。無延遲是時間和週期不可隨意更改。
月供製的好處——提高生產效率、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可減輕每個人的生存壓力、可消除社會中被迫無奈行爲發生的根源、可從根源上預防個人心理疾病的發生、人人真正得到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益處、可防範供求不對稱狀態、有情人可成眷屬、爲有尊嚴地活着的社會國民的存在創造條件和環境、可避免因生產率提高而導致的貧困羣體膨脹、可減少改革阻力、可有效降低通貨膨脹的影響、可普遍提高社會誠信水平道德水平、可消除唯利是圖價值取向的現實必要性、可避免商業上的無原則無底線競爭、可真正體現公共服務機構存在的價值、可真正實現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目標……總之,月供製可爲全社會每個人都活着、活好、活得長久創造真正良好的現實物質大環境和精神大環境,是和諧如意的人類社會系統運行的前提條件、必備措施、基本規則和根本制度。
實行月供製不會帶來的普遍害處——降低生產效率、社會財富滯漲、田地荒蕪、必要工作無人去做……
不實行月供製的害處——好處的反面通通是害處和弊端。最有影響力的害處是貧富差距走向白熱化,少數人得到了太多不應該屬於自己的財富。
實行月供製的客觀理由——月供製是神聖不應該剝奪的天賦人權,是財富來源決定財富分配原則的客觀要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每個人基本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正當需要,是生產效率倍增生產自動化普及的必需配套措施,是公共服務機構的核心功能和首要職責。要求實行月供製,既不是弱者指望強者可憐的施捨,也不是不合情理的胡攪蠻纏和無事生非的胡說八道,還不是異想天開的懶漢心態,更不是要向潛在威脅源交納“保護費”以防患於未然。
具體理由如下:
財富分配方法應該根據財富來源確定。財富來自生產,生產力越大,財富越多。從本質上說,生產力有五大組成要素——需求力、整合力、自然力、工具力、勞動力。需求力是生產的價值所在和目的,整合力是生產力各要素發揮作用的驅動力、自然力是生產得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工具力是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的必要條件和技巧、勞動力是生產得以進行和持續的人爲力量。只有這五股力量有效配置,發揮合力,生產才能繼續,生產才有價值,生產才能創造財富。
自然力是財富的自然來源因素,屬於地球上每一個人所有。生產需要原材料,原材料歸根結底來自自然資源,自然資源來自自然環境。每個地球上的人,天然地應該平均共享地球上宇宙中的一切資源,具體體現在對物質元素的天然所有權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任何正當理由去無償佔有別人所屬的自然部分。那麼,自然資源具體應該怎麼分配才合理呢?租金法——對使用資源創造財富的個體或者單位收取租金,具體就是資源開採使用費和附加值稅。人們所用的任何物質都是由各種元素構成的。物質元素具有不可消滅的性質。把人們使用原料生產成品,到成品被使用,最後分解迴歸自然這一個過程中,物質的利用當作物質被租用。被租用了,就要付出租金費。收取的租金屬於每一個人,這部分收入應當以生存保障金的方式分發給每一個人,由每一個人獨立決定用途,任何個體和組織無權決定截留。
工具力是財富的人類歷史積累,屬於人類智慧的共同結晶,屬於人類遺產,也當然屬於地球上每一個人所有。人類之所以繁衍生息至今,生產效率之所以提高,全仰賴着工具力的持續積累和應用普及。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在地球上更具有適應能力,也是依靠工具。各種發明創造和各種發現探索的成果,具體的現實載體就是各種工具及其使用技術。使用這些工具和技術所創造的財富,理應在財富總體中抽取合適的比例,由所有人分享。具體的抽取方法是以各種稅金的方式來進行。獲取的稅金也成爲生存保障金的一部分。
基於以上兩點認識,生存保障金的財富來源是自然力和工具力。自然力和工具力具有天然的人人所有性質,因此,其創造的財富份額應歸人人所有。如此一來,生存保障金有了合乎情理的來路,月供製也有了客觀的存在理由。
認識清楚月供製的思路——財富來源於生產,生產要靠需求力、整合力、自然力、工具力和勞動力。其中自然力和工具力屬於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那麼自然而然地,全部財富中,自然力和工具力創造的財富份額也就要歸屬於每一個人。
現實狀況:在地球上的不少地區,自然力和工具力的財富份額被少部分人鯨吞。這些人以爲自己得到的,完全是自己應當得到的,完全是自己努力的正當回報。他們卻不知道,他們得到了太多原本屬於全人類的財富,得到了太多應該人人分享的很多財富。因爲他們認識不到自然力和工具力的財富部分應該屬於所有的人,所以是非常的心安理得,這是很無知的。
可喜的變化:一些財富掌控者,認識到貧富極端化所帶來的問題,出於內心的美好願望,以慈善基金和非經常的捐助形式來緩解越演越烈的貧富矛盾,這是不錯的,但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我們不能指望僅僅靠隨機性的出於公益心的個人行爲來解決普遍存在的社會性問題,我們無法僅僅靠呼籲來促使公共服務機構出於同情的心理。我們需要給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一個客觀的無可辯駁的理由,給生存保障金一個讓公共服務機構不能拒絕提供的天經地義的立足點。這個理由就是現在所說的月供製。只有經常而常規的月供製,纔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之道。
現實的出路:自然力和工具力應得的財富部分,以稅收的途徑集中,以月供製的形式分發到每一個人。鑑於地球上各個地區實際上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月供製的實行又迫在眉睫。我們不能等到地球完全融合以後才實行完全意義上的月供製。那麼,只有在每個國和每個地區單獨進行了。這是綜合權衡現實條件後的相對月供製。另外,也是根據現實的考慮,月供製的財富來源,也要從新創造的財富開始提取,也就是公共服務機構新獲取的各種財政收入。
實行月供製的理由,其實也爲公共服務機構強制收稅提供了合乎情理的理由,給稅收的不合情理性和壓迫性給消除了。收稅的正當合理性是以月供製的現實實行作爲前提條件和保證的。
下面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錯誤論調,給予糾正。一些人之所以有這些誤解,原因是多樣的。有些人是在學校無條件地接受了這些錯誤看法、有些人是被媒體的有意無意的誤導所致、有些則是受到嚴酷的環境影響所致、更有些卻是害怕自身的既得利益受損的個人視角和應激反應。我們應當看到,人不是完美的動物,錯誤想法、說法、看法和做法是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的思想,其本人並沒有真正思考過其是否正確。誤解和偏見恰恰正是很多人際矛盾的根源。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無原則無條件地相信和接受某些錯誤的東西,並把這些錯誤的東西當作分析判斷新環境、新狀態、情況和新事物的根據,最後做出選擇,以訛傳訛,這是部分現實。一個人的成熟度,正是在不斷否定自身的錯誤成分的過程中增進的。重要的是,需要做的是,最現實的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過去已經成爲過去,不要把過去的錯誤帶到現實和未來,不要讓過去的錯誤行爲繼續左右現實的分析、判斷和選擇。我們要做出在現在看來是最好的選擇。
錯誤觀點一:月供製會養懶漢,因此不能實行。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如果有天生的懶漢,那麼懶漢並不會因爲是否實行月供製而變得勤快。物質財富的分配手段,既有正當的,也有不正當的。看人也不能一概而論。就拿真正的懶漢來說吧,他們在物質生產創造財富的正當手段方面也許很懶,但是在不正當獲取財富方面,會很勤快哦。在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裏,真正的懶漢難免選擇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不僅會帶來非常沉重的社會維護成本,而且其負面影響會波及到社會中的每一個人,讓人人自危,人人互相戒備,人人生活在痛苦和安全威脅的心理壓力和現實遭遇之中。這種未知的難以預料日期的持續不斷的壓力對社會中每個人身心的損害,甚至比其真實發生帶來的害處還要大。把所有人,包括懶漢都應該得到的生存保障金髮給他們,是消除社會的負面成本的治本之舉。
錯誤觀點二:某些社會狀態不適合月供製。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月供製是全社會每個人的客觀需要,是有充分客觀理由的正當要求,是任何公共服務機構的首要職責和核心功能,是任何公共服務機構存在價值的必要證據。任何社會制度都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去剝奪人們的天賦人權。個人應該得到的生存保障金,任何公共服務機構都無權代爲決定使用途徑,只能由其本人獨立決定使用去路。個人的所作所爲,由其個人承擔責任和後果。外界的個體和組織不代替人家承擔,有什麼正當理由要替人家決定呢?
錯誤觀點三:有保障的生活讓人失去上進心。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在有這種觀念的人的心中,所謂的“上進心”大概就是整天忙得要死累死累活,最好能不吃不喝不玩不休息,最好能一天學習工作24個小時吧。這種人肯定看不得人家有一刻的輕鬆悠閒吧。有這種觀念的人,自己肯定是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的,而僅僅是要求別人去這樣做,自己去撈取人家的成果吧。“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願意的事情,卻要去勉強別人,是什麼心態?社會財富領域,存在三大活動:生產、分配、享用。生產是手段、分配是過程、享用是目的。勞動的目的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享用。在競爭白熱化的社會,人們之所以沒法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並非人的本意,而是無奈之舉。人天生喜歡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非爲了生存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更不是爲了證明給人看,去表現“上進心”。實行月供製以後,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工作。當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是最有效率的,也是最有創造性的。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快樂交際,這些符合個人天性的行爲所激發出來的力量,是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永遠都達不到的。
錯誤觀點四:人對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珍惜,月供製會帶來浪費。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人的需要有限,人的慾望無窮。月供製可以滿足最一般最普通的需要,沒有人會冒險去浪費自己個人的生存資源。這不會帶來浪費。其實,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纔是浪費的罪魁禍首。商業廣告在無休止地誘導人們重複消費,瘋狂購物,去購買自己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東西因得不到充分使用而閒置,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人力的浪費。什麼是浪費?耗費人力物力生產了用不上的東西是浪費。把生產用不上東西的時間去玩去學習,不僅不是浪費,恰恰節約了資源。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或者說實行不徹底的社會,科技越發達,工具自動化程度越高,自然力和工具力的財富部分被集中到極少部分人手裏,就必然帶來貧富差距的極端化,社會道德和公權職業素養也隨之一步步被侵蝕,最終崩潰。少部分人佔有了太多本來應該屬於大衆的財富,他們享用不及的時候,會做什麼?大多數是奢侈浪費揮霍無度,少部分有公益心的人才想到去幫助他人。而更多不能得到自然力和工具力益處的人,不僅沒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深受其害——有限的工作職位被無限的前赴後繼的人慘烈競爭,有職者不得輕鬆,失業即失去生活來源的風險時時存在,壓力巨大;無職者求職而不得,無工可做,又沒有生計來源的時候,就得不到基本的衣食生存保障,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基礎,無奈又悲慘地活着。如果有月供製,人人可以有起碼的尊嚴,不會有時時刻刻失去尊嚴的壓力。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其實是人爲地剝奪了無數人的生存尊嚴,是不應該的。如此看來,實行月供製不僅不會造成浪費,而且因爲物質財富被更多人分享,可以避免隨時間推移而產生的自然損耗、損害和變質。月供製既然是生產效率提高必然需要具備的配套措施,是人人應該得到的社會保障,那麼就應該在現實中建立起來。有月供製,則社會越來越美好,沒有月供製,則社會越來越令人慘不忍睹。
錯誤觀點五:實行月供製以後,髒苦累的活兒沒人幹怎麼辦?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人是多種多樣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些人感覺髒苦累的事情,另一些人卻可以從中發現額外的樂趣。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你會發現各人眼中的世界有很大不同。即使所有人都認爲是髒苦累的活兒,也不必擔心沒人去做。爲什麼呢?因爲人是現實的,只要感覺起來是得到的大於付出的,也就是產出大於成本,就會去做。只要交換的代價足夠合理,就絲毫不用擔心。只要收穫足夠多,人們是願意去做髒苦累的活兒的。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根據市場的自動調節功能,髒苦累的活兒需要有人做,當做的人少時,需求相對就大了,其勞務費自然升高,當達到某個高度時,自然就有人做了。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在這方面是不會失靈的。另外,隨着科技的發展,很多工作可以由機器人代勞,更無須擔心這個問題了。參照其他地域發達地區的例子,可以知道,手工且暫時非機器可以替代的工作,其勞務費都是相當高的。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清心寡慾的心實在不多,總是有人會爲了某些真實的和虛擬的東西想要得到更多,想要得到更多,就要去做更多,那麼就更不用擔心此類問題的解決了。
錯誤觀點六:實行月供製以後,出現很多人不工作怎麼辦?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其實,當全人類都可以不工作卻物資供應充足的社會,正是人類從古至今追求的理想目標。分析判斷一個社會進步的核心標準和現象就是 ——更多人有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閒時間,無事可做卻人人生活富足。這難道不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嗎?人人都不需要付出體力和腦力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社會,纔是真正美好的社會。科技的持續進步和發展,自動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工具機器代替人類勞動的發展趨勢,生產效率的飛速發展,爲這種理想的實現創造了可能,鋪就了人類努力的未來之路。實際上,就算一切勞動都被機器代替了,人也不會什麼也不做。人活着,總要做些事情的,不然時間都沒辦法打發。(*^__^*) 嘻嘻……,人就是這樣奇怪哦。人是喜新厭舊的動物。當玩膩了的時候,自然就想要去做事。人是一種追求意義和價值的動物,人總想發揮自己的作用。怎麼發揮作用?把好事做好。人是虛榮的動物,當人人都可以想玩就玩的時候,玩就是一種非常沒臉面的事情,爲了滿足虛榮心和成就感,自然就去勞動了。物以稀爲貴嘛。實際上,當生產效率越來越高的時候,人的用武之地就越來越少,無工可作、無業可就是必然的,太多人的勞動能力是沒有機會發揮的。現在地球上一些地區的公共服務機構企圖開闢就業領域的做法,實在是太勉爲其難了,思路完全不對。公共服務機構要做的是實行月供製,讓無數人無業可就的情況下也生存無恙,而不是代替市場去遍地橫行。另外,“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考慮到環境和資源的有限性,將沒有那麼多原料供人們加工,因爲生產必然要消耗資源。“廣廈萬間,夜臥一席;弱水三千,日飲一瓢”,考慮到人的物質需求的現實有限性,將不必生產過多的物質財富,閒置生產能力成爲最佳選擇。其實,在現代買方市場的社會,當把產品賣出去成爲一個難題的時候,當尋找工作崗位成爲一件難事的時候,就說明了物質創造系統要閒置生產能力了,人們要閒置自己的工作能力了。無節制地生產和努力工作從來都不應該當成目標,根據現實需要的變化來靈活調節產量大小多少纔是上策。增長不應當成爲唯一要求,恰到好處地發揮作用纔是明智之舉。當社會總生產和供給大於社會總需求和消費的時候,停工休整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好事——資源可以用得更久,人可以得到更多可自由支配時間。在實行月供製的社會裏,把生產能力閒置,可以儲備自然資源留待以後加工,把工作能力閒置可以讓人有時間有機會去學習去提高自己,去休閒娛樂去放鬆壓力,提高有益心靈的藝術的修養和更好的才幹。而在未實行月供製的社會,公司企業在競爭的恐懼之中生產着多餘的東西,人人因爲競爭工作崗位而不擇手段,人人爲防備未來的變故而費盡心機,公權者也因爲對“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恐懼心理而貪婪成性搜刮無度——有機會就撈,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撈,抓住每一個機會和看似機會的陷阱,害人害己。實行月供製以後,人纔可以在市場裏自由流動,自由輪換工作,用不着患得患失,因爲身後有一道牢固的生存防線——月供製——這是人人可以依靠和信賴的堅固的人類特有的生存堡壘。
錯誤觀點七:人口太多,難辦到。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學過除法的人,有誰會覺得1000/100,比1000/1000更難呢?或者100/100,會比100/1000更難呢?難道說出這種話的人連這點基本的數學素質都沒有?既然稅收都能收上去,難道發出去會比收上去更困難嗎?太多的人不想要嗎?無論有什麼藉口,都不能成爲拒絕月供製的正當理由。不實行月供製的公共服務機構,是不合格的,是不適合的,是不能勝任其職務的,要讓有能力的人來居之。
錯誤觀點八:不適合情況。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什麼樣的情況不能實行月供製呢?屬於每個人的生存保障金可以被少部分人中飽私囊的情況。這是不對的,錯誤的,是應該糾正的。
錯誤觀點九:不現實。
流行指數:★★★★★★★★★★
批駁理由:這是很多人的口頭禪。這些人隱含的意思是“我現在生活的很好,省省心吧,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哪管別人死活。現在是不能改變的,是不應該改變的,醜惡也是不應該改變的。一切改變都是不對的。對現在狀態的任何改變,和當前狀態有任何不同的一切,都不應該發生,維持現狀吧”。這些人把現在當成是最好的情況,它們對自己的處境很滿意,拒絕任何改變,哪怕是對其自己更有利的改變。一切都在改變之中,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變化的,現在不現實的,永遠有機會成爲現實。這些人要看到,自己的位置不是牢固不變的——位置最會被被人取代,自己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工作時間,而且爲自己的家人和後代考慮,爲自己利益的長遠性考慮,實行月供製也比維持現狀要好很多。因爲月供製是久遠的長期的普遍的惠及到每一個人的社會保障——很好地解決了人的活着問題。人的需求層次有三點——活着、活好、活得長久。人人在活着的基礎上去創造和分享,去共同活得更好,難道不比人人在生存的邊緣掙扎更好嗎?
月供製是真正惠及全社會每一個人的社會運行機制。社會這個人際互動的大系統需要這樣一個良性因子。月供製的存在理由是自然力和工具力的全人類所有制。實行月供製的社會系統,月供製存在的正當理由是財富創造中的自然力和工具力部分,月供製的覆蓋範圍是每一個人,月供製的時效是長期,月供製的執行者是公共服務機構,月供製的執行週期是月,月供製的運行規則是透明而無差異,月供製的流程是公共服務機構先集中自然力和工具力的財富部分,然後分發這些財富到每一個人。
不實行月供製的社會,是搶奪獨佔的社會,經濟總量的大小和大多數人的財富多少關係不大,最終走向動物世界。實行了月供製的社會,是創造共享的社會,人人因經濟總量的增加而共享世間美好,是家庭模式。孰優孰劣,人人一看便知。
鳳凰涅槃因浴火而重生,國民尊嚴因月供製而創建。
總之,月供製真正實施後,每個人都可以按月得到生存保障金,對每個人都是非常現實而實惠的。任何人無論是出於自私的企圖,還是出於公益的目的,都需要努力支持月供製在現實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每個人應該得到的財富真正到手,讓理想和真理真正成爲現實。
後記:本文的視野是全世界整個地球,考慮的是每一個地球人的自由如意,旨在探索出公平而有效率的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之路。爲文倉促,有考慮不周和文辭不通之處,歡迎讀者指正,也歡迎交流。希望此類努力,能夠爲人類進步加油,催化人類幸福進化的速度。
王建然
2008年12月9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