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RP报表体系的思考

关于ERP报表体系的思考
在ERP的实施过程中,报表体系的设计是一个画龙点睛的环节。好的报表体系会进一步发挥ERP的功能和价值。以下是我对报表体系几个方面的思考。
1、报表的分类
ERP报表按照使用对象划分可以分为:作业层报表,管理层报表,决策层报表。
按照报表的内容可以分为:统计类报表,预警类报表。
2、报表的设计方法
首先,在进行报表设计的时候,最好能够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设定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和预警指标,来指导报表的详细设计。
其次,在进行报表体系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也可以采用自下向上的设计方法;但是一定要注重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决策层阅读自己的日常报表的时候,一定能够向下追溯相关数据来源,直到作业层的数据统计。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数据的可信度;二来,为决策层详细了解相关信息提供帮助;三来,可以增加作业层和管理层对决策层报表准确性的说服力,避免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扯皮。
最后,预警类报表最好纳入报表体系。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将例外作为常态时,根本不可能谈得上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只有当企业现有的预警指标越来越少,企业才能逐步优化,设立更高一级的预警指标。
3、报表的开发方法
如果能够采用系统提供的标准报表,优先采用系统里面的标准报表。但是,采用标准报表前,一定要仔细分析相关业务逻辑是否采用了系统的标准业务逻辑,如果不是,可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采用。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购买或者实施BI来进行报表的开发。
如果预算紧张,建议在ERP系统内开发作业层报表和部分管理层报表,决策层报表放在外挂的系统中进行开发。这样一来可以降低ERP系统本身的负荷;二来,可以通过外挂的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及管控(当然,这是在系统本身提供不了相关功能的前提下)。从我个人的理解看,我觉得ERP系统尽可能使用标准的系统,而不是经过深度二次开发的系统。
最后,由于报表牵涉到企业运行绩效的分析,以及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因此,开发的报表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测试:
1)、是否能覆盖所有相关业务场景所产生的信息;2)、获取的数据是否准确;3)、例外情况是否已经考虑等。
4、报表的传送方式
个人理解,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采用推的方式进行报表的传送。大家都知道,越是高层,可能访问系统的时间越少,如果采用推的方式,可以让他们不会遗漏一些关键的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