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個地方,然後去尋找它——樟腳村

聽說一個地方,然後去尋找它。這是一趟沒有攻略的出走,按我的方式去走村,隨性而行,隨心而停,自在而爲。

2018年10月3日    樟腳村

樟腳村,從報道里看到隻字片語,深深吸引我的是照片裏那陽光下黃燦燦的石頭厝。

圖片發自簡書App

搜索百度百科介紹如下:樟腳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村子裏有很多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羣。因爲村子裏有一株年齡爲700多年的大樟樹,人爬到樹上俯瞰,村子如在腳下一般,故得名樟腳村。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儼然是一座古城堡。

到達泉州已經是晚上九點半,朋友的住處突發狀況,門打不開。處理好“狀況”,進門已經是十點多了。衆人一聽說我明天的行程是去往樟腳村,極力勸阻。理由很簡單,那裏就幾座石頭房子,沒什麼好看,好玩的。

謝過大家的善意,第二天仍舊起早,我義無反顧的踏上去往樟腳村的公車。認定了這是我要去行走的村落,怎能臨陣退縮?

鬼使神差的坐錯了公交車,發現後沒有遲疑,立即換乘,繼續行程。這就是一個人的行動偶爾有之的好處,即使犯錯了,不會有多人成行的尷尬與緊張,它能讓你獨自體會自己存在地強大的內心和執着意念。

從仕公嶺換乘上煉油廠的班車,確切地說是前往朝陽公路(具體換乘路線附後)。忘了有多久沒有坐這種極具生活化的班車了,一路走走停停,顛顛簸簸。剛開始我還饒有興致地看窗外的風景,路上石雕店擺放在路邊的各式各樣的石雕,我着實免費的欣賞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班車乘客的貨筐

後來沒有石雕了,但是陸陸續續有不同的乘客上車,無心猜測乘客的職業、身份,漸漸地在迷糊中睡着了。突然驚醒,我的終點是朝陽路口,而我沒跟司機招呼下車地點,趕緊跟司機打探,還好沒有錯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朝陽路口的指示牌

到了朝陽路口,按着“樟腳古民居”路牌指示,我開始了等待公交的時間。最終選擇了摩的,摩托車在盤山而上,我在心裏思量這是一個類似頂山的村莊?只是它與鎮區的距離比頂山還近……當我還在盤算路程的時候,村莊出現在眼前了。

這個村莊,洋房不少,裝修不錯,我有些好奇它的發展動力。“到了,這就是了!”摩的師傅把我從好奇中拉了回來,看我一臉茫然摩的師傅補了一句:“往前走,右拐進去。”

往前走了一段,不是豁然開朗,而是突然涌入視線的人羣,擁擠在沒有特色招牌的小吃店門口,還有手寫的各種字體古民居停車場。

我看見有人在招手,以爲是地導或是拉客吃飯的,走近才明白是招攬停車生意。這個“商機點”,果然獨特!畢竟這裏沒有停車場,自駕的遊客居多,停車是必須的。

前面很長的鋪墊,主角“黃燦燦的石頭厝”要出場了。它的出場真的是驗證了朋友勸告的那樣“遊覽十分鐘,等車兩小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國慶假期,人多可以接受,在這個小山村即使是不多的遊客,也顯得擁擠。所以山村的寧靜被打破了,我也無法體驗那陽光照射下,黃燦燦的石頭厝,傳遞千年的耳語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看到的唯一一家“文青”店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些石頭厝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勤勞大衆的智慧結晶。這些古厝除了幾座經營生意的,幾乎無人居住。走在巷中,從窗戶望向那空洞無人居住的厝內,雜物堆積。

地瓜、芋頭、水稻,還有圍着籬笆的菜地。從田裏多樣的農作物,可以看出村裏的人並沒有因爲古厝的興起招來遊客,便停止樸實地勞作去招攬遊客。可以說這裏沒有商業化,而是仍然存在濃厚的鄉村氣息。我背離人羣而上,漫無目的地走,畢竟這個村莊除了古厝還有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我想探訪的也是村內人們的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順着一股兒時熟悉暴曬地瓜味道,我走進了一個農家小院,院裏曬滿了地瓜渣,有個阿婆正專心於她手上的活。我立馬明白了,阿婆在製作地瓜粉,用的是最傳統的工藝。她所使用的工具是紗巾、竹篩、水缸。我用閩南語跟阿婆交談着,旁邊的阿公用石磨磨着地瓜始終沒有說話,阿婆一邊答話一邊做着手上的活兒。竹篩架在水缸上,她熟練地將紗巾鋪在竹篩裏,將磨好的地瓜捧入紗巾中,然後拾起紗巾各個邊緣慢慢地擰緊紗巾,地瓜汁逐漸滲出,流進水缸裏。阿婆還把竹篩拿開,讓我看了下,裏面已經有半缸的地瓜汁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小院出來,我又返回了古厝中,巷子裏來回穿梭着和我一樣的遊客。他們走走停停,變換着姿勢拍照,又好像和我不一樣。

腳下光滑的石板,牆上黃燦燦的石頭,其實可以讓我們有更深的思考,只是這人羣熙熙攘攘,大多數人都忽略了看石頭厝看的到底是什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比坡下那些鋼筋水泥現代化的建築,這些古厝顯得有些柔弱了。那些現代化建築與這些鄉村的格調不搭是顯而易見的,只是人類在發展,文明在進步,歷史進程誰都無法阻擋。現代化進程不應以鄉村沒落爲代價,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希望國家各級政府可以在新的戰略中尋求一條鄉村發展與鄉村“生態”保持均衡的道路。

執着的來到樟腳村,因爲節假日沒有感受到我想要的寧靜,有了幾分思考。沒有用大量的文字美辭修飾那些深深吸引着我的石頭厝,而是簡單的帶過,我只能如實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而不能用過多的修辭去幹擾有意探訪者的判斷。

乘車路線:出發點泉州市區(選擇公交)→→仕公嶺(泉州)→→換乘前往煉油廠的班車(隨時有)→→朝陽公路→→樟腳古民居(公交,不好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