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總覺得自己不適合搞IT?

職場界有一句所有人都認可的話,打工沒有錢途。當問搞IT的朋友,未來想做什麼時,各種各樣,卻總是沒有想要搞IT的。

我一朋友雲,想幹幾年開個麪包店。
另一朋友鵬,想回家放羊,我們還討論過放羊的可行性。
還有不少朋友,想着在大城市掙些錢,過些年回小城市做點小生意。
他們在城市搞IT拿着上萬甚至數萬月薪,卻總是那麼的焦慮,那麼的嚮往遠方。


我曾經也是這樣想的。。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這是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15年,一個學長賣oppo/vivo的手機,年入百萬,我差點想辭職跟他幹。
16年,斜槓青年概念很火,我在簡書關注作者彭小六,報了早讀班,買了很多書,打算靠文字賺錢。
17年,聽說公司的幾個同事,炒比特幣掙了幾百萬,於是去搞比特幣。
18年,看我全職炒股的哥們,七天盈利100%,開始看養家心法,投入股票。


然而,我現在還在搞IT,來來回回,跌跌撞撞,還是覺得IT最靠譜,至少我想要的生活完全能夠給與。
學長跟我說賣手機的前兩年要賴得住寂寞,沒口碑掙不到錢,想想每天在朋友圈發廣告,還是算了。
讀書吧,看到不熟悉的內容就犯困,好幾次在圖書館呼呼大睡,現在家裏還有很多未拆封的書。
炒比特幣吧,投入一萬試水,一個月後只剩300,妥妥的空氣幣,虧的沒脾氣。
炒股吧,三個月下來,總虧損超過50%,炒到絕望。


儘管好幾個人說我天生是搞IT的料,然而我總覺得自己不適合搞IT。
我羨慕搞銷售的口才好,情商高。
我羨慕搞金融的洞察國家大勢。
我想像我爸一樣成爲一個生意人。
直到,我交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有銷售的,HR的,財務的,金融的,老師的,護士的。有大企業的,外企的,國企的。
嘿,都很辛苦,他們有一些我羨慕的能力特點,但也會產生對應的缺點。還有一點,都沒我收入高。。。
我認識的那些收入高到離譜的人,大多隻是順應了時代的趨勢。


直到今年,從事IT的第七年,才真正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口才差,情商低,反應慢,衣品差。
接納自己不會唱歌,不會吃喝玩樂。
接納自己的死宅,懶惰。
接納有些人高的離譜的收入不再羨慕。

我依然會想在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只是不在寄託於通過職業被迫去改變自己,而是自己主動去探索,去努力。
那樣的自己,纔是真正的自己。


搞IT哪有適不適合,努力都能搞好。

如果總是羨慕其他的方向更好,那就去看看,終究會明白:職業也像旅行一樣。 只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

但我還是建議,當下能做更好就更好,能學更多技術就學更多,不要主動的限制自己當前的路,把希望寄託在未曾走過的路上。

萬一哪天真的熱愛這個職業了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