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告別例行公事,隨時體驗小鹿亂撞 - 閾值訓練

What your regimen needs is to not become routine.
你的訓練規則應該是絕不讓訓練變成例行公事。

---《CrossFit Training Level 1 Training Guide》

01. 感到運動無聊寡淡,平臺瓶頸期無法突破?

你需要了解一下CrossFit推崇的閾值訓練(Threshold Training)模式。

什麼是閾值訓練?
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letting the scope of errors broaden then reducing them without reducing the speed is called "threshold training"
令產生錯誤機率增加後再通過不降低速度來進行錯誤修復的反覆過程被稱爲“閾值訓練”。

解釋閾值訓練之前,必須要先說一下運動表現。

任何一項運動的運動表現都可以具體的用輸出功率來測量。

功率P = 重量F * 距離d/時間t

舉重運動員呂小軍身高172公分,粗略估算他抓舉175公斤時手臂最高處距離地面2m,整個抓舉過程約爲5秒,則呂小軍一次抓舉的輸出功率爲:
175kg * 2m/ 5s = 70kg∙m/s

呂小軍,77公斤級奧運舉重冠軍,曾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抓舉175公斤打破世界紀錄

而對於馬拉松運動員李子成來說,體重63公斤的他今年以2小時15分53秒(4553s)的成績奪得北馬男子組的中國籍冠軍,那麼他完成這次馬拉松比賽的輸出功率爲:
63kg * 42193m/8153s = 326.03kg∙m/s

2018北馬李子成衛冕北馬男子組中國籍冠軍

舉重運動員如果需要提高運動表現提高比賽成績,他們需要提升舉過頭頂重物的總重量,也就是公式中的力量F。通過訓練運動員身體各部分肌肉的絕對力量,以及他們的心肺能力固然是極端必要的;但是我們可以注意到,如果減少公式中的時間t,也可以提高做功能力數值。

也就是說,如果呂小軍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將槓鈴舉過頭頂,那麼他的運動表現也會得到提升。你可能會說,時間並不是比賽的競賽內容,舉得再快也不能使裁判給他更多的分數。

是的沒錯,真正的舉重比賽我們比的不是速度而是重量。

但是,如果呂小軍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將同等重量的槓鈴成功舉過頭頂,那麼說明:他的舉重技術(technigue)得到了提高,說明他通過訓練提高了自己全身的協調能力,能夠更高效的使用自己的身體做功,那麼也就意味着他擁有提高重量成績的能力

同樣的,對於馬拉松運動員李子成來說,馬拉松比賽的賽程是不會變的,他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的體重和完賽時間。假設李子成能夠以同樣的時間但是更大的體重完成比賽,那麼也能夠說明他有足夠的運動能力提高自己的馬拉松賽績。

Strength is the productive application of force.
力量是對於力的有效運用。

CrossFit裏面使用閾值訓練模式的宗旨就在於,通過不斷變化的訓練計劃,有時候要求你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最多的訓練組數(for time),有時候要求你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訓練循環(Amrap)—— 都是在push你身體的閾值(threshold),從各個可能的角度(重量F,距離d,時間t)去提升運動表現。

Crossfit的WOD(每日訓練)計劃每天都不一樣,所以你的身體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不同的要求。走進Box之前你都不知道今天你將會面對什麼挑戰。

02. 相信自己的身體,生來就是用來做運動的

CrossFit是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訓練體系。無論是孩子,還是年長者,都能在Crossfit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訓練方式。


7歲的Emily,圖片來自Instagram

64歲,圖片來自Instagram

我們可以使用同一個訓練計劃,卻做的是不一樣的動作,但保證每個人的訓練強度都能達到各自需要的閾值範圍,並且儘量保證相同的刺激形式。

這裏我們就要隆重介紹一下降階(Scaling)的概念。

以CrossFit經典訓練計劃Fran爲例:

標準版
記時:
21-15-9次
火箭推 95磅
引體向上

(此處將加入演示動圖)

降階版
記時:
21-15-9次
牆球10磅
吊環划船

(此處將加入演示動圖)

03. 你只能把自己的身體託付給高度專業的教練

閾值訓練,加上個性化降階設置,對於CrossFit教練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此處須再加入關於教練如何保證課程質量以及嚴謹記錄每位學員運動表現的闡釋和圖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