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創業 | fir.im 的三年:如履薄冰,卻依舊極簡高效

本篇文章來自36氪的報道,原文鏈接 地址 .

“回憶第一次坐在氪空間的場景,我只有一個人,但是覺得自己也有了‘後臺’,回想起來,氪空間這個最美好的開始,給我最深刻的記憶不僅僅是幫我解決了辦公場地的問題,也不是給我們提供了媒體曝光、投資人對接等,其實是精神上的支持。”

——fir.im 創始人 王猛

travis

雖然理性的渡過了那麼多劫,但王猛依舊是一個感性的人,會因很多人、很多事而有所觸動,把所有好的壞的記錄下來,寫成了 fir.im 的故事。

2012 年,已經做了 4 年 iOS 開發者的王猛開發了一個工具,初衷是爲了解決自己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比如:繁瑣的部署、複雜的發版方式等等,也就是說,因爲這些難題,會極大的影響一款 App 上線的時間。

當時,國外有一款工具可以解決開發者的這些痛點,但因爲在海外,國內開發者用起來很慢,而對於王猛而言,這款海外工具最大的問題在於“太複雜了,界面設計也不是喜歡的風格”。於是,設計出身的王猛做了一款至少自己非常喜歡的工具來解決效率難題,也是就是最初版的 fir.im 。因爲確實很好用,在 2013 年,身爲 iOS 開發圈“大V”的他欣喜把這款工具在微博上開放給了一些朋友,沒想到一個月內就吸引了 240 多款應用的開發者使用。

伴隨着越來越多的開發者使用 fir.im ,王猛非常強烈的感受到,一個屬於自己最好的創業契機到來了,他邁出了期待已久的第一步,而氪空間也成了故事開始的地方。

travis

2014 年 4 月,王猛成了氪空間的第一個入駐者,氪空間的第一個社區就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1500 平的空間內,因爲是當時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位創業者,工位任他挑選,看着空蕩蕩的一大層空間,他感慨:“我就從這裏開始了!”

很快,處處充滿驚喜的創業生活代替了感慨,因爲有更多的開發者在使用fir.im,在氪空間的 Open Day 等線下活動中, fir.im 的用戶獲得爆發式增長,而通過 fir.im 內測的 App 在被推給自己用戶羣的同時,也給 fir.im 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一方面王猛在竊喜歪打正着做了一款這麼巧妙的產品,另一方面,在氪空間,他花了半小時就順利拿到了天使融資,當被問到創業是什麼感覺的時候,春風得意的王猛回答:“比我想象的順利多了!”

拿到錢後,王猛立刻招兵買馬,因爲此前就對產品的界面、數據結構等有非常全面的考量,所以整個新團隊效率非常高, fir.im 的新版產品一個月就做出來了,當啓動 A 輪融資後,王猛才真正的感受到了創業的“如履薄冰”。

因爲當時收到了好幾個 A 輪 Termsheet,正在馬上籤約之際,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一個投資人擺出了更高的估值和錢,“比其他家高好幾倍,非常有吸引力,我覺得要賭一下…”爲了“迎接”即將到賬的錢,王猛在擴招人員的同時,還搬了家,換了更大更舒適的辦公室,“當時大家都知道我們馬上要融到一輪錢,而且還不少”,而故事的發展顯然和期望背道而馳,用王猛的話說就是“賭輸了”,TS 被撕掉,而且短期內很難再拿到錢。

這是 fir.im 團隊遭遇的第一個大的挫折,王猛內心焦慮,外表冷靜,他知道團隊尚小,事情還在可控的範圍內,唯有繼續推進產品,雖然一波三折,但後來王猛團隊還是獲得了經緯和線性的 A 輪和 A+ 輪,回憶起融資經歷,王猛總結了教訓:

1.不能只看到錢不考慮風險,跟其他機構標價差距很大一定是有問題的;
2.不要爲了融資而融資,沒有想清楚爲什麼要融這筆錢,時機不佳,數據不好的時候硬弩着要拿錢,成功概率不高,反而浪費了時間;
3.當資本回歸到價值投資上來的時候,要考慮企業自身的投資價值到底是什麼。

第三點尤爲重要, fir.im 的價值是什麼?王猛在創業之初就考慮的很清楚:“我要做一款幫助開發者提高開發效率,從而帶動整個企業運作效率的產品。”設想,一款 App 本來可以 3 天上線,但是因爲各種問題變成了一個月上線,其中從人員到推廣,成本在不斷消耗,而 fir.im 想做的,就是把前面的事情做好,讓 App 如願上線,企業如願高效運轉,這是 fir.im 團隊最大的願景。

因爲有着共同的願景,當 fir.im 幾次三番遭遇挫折的時候,纔可以爆發出驚人戰鬥力。2015 年 8 月 28 日,因出現嚴重違規應用, fir.im 毫無預兆的被封站,這讓正在籌劃海邊團建的團隊一下不知所措,“焦慮”是王猛當時的感受,但他告訴自己,不能着急,着急就會犯錯,於是,他先設想了最壞的結果,試着讓自己接受“ fir.im 有可能被永久關停”的最壞結果,然後以平靜的心態去嘗試做避免最壞結果出現的事,每做一件,事情就會變好一點。

fir.im團隊合照

那個時候,從行政到開發人員,所有的員工自發的聚到一起,去找違規應用,去和客戶溝通解釋,只要力所能及的,每個人都想做點事情幫助 fir.im 渡過難關。後來,在事發 96 個小時後 fir.im 恢復正常運營。事後,王猛團隊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制定審查機制,積極瞭解政策法規,識別和解除外部可能存在的威脅,王猛認爲,對於所有企業而言,都應該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深入瞭解政策,防患於未然。

“創業,是一堆概率的乘積,做到所謂的成功非常不易,一步走錯了,可能就失敗了”,如今再問起王猛創業的感受,他回答了四個字——如履薄冰。

fir.im 走的艱難,但依然有一股自負寫在王猛臉上,看到自己的產品,它和最初設想的一樣:極簡美觀,操作容易,用戶可能感受不到一些小細節的改變,但一定不知不覺中發現產品越來越好用。

目前, fir.im 已經實現盈利,王猛團隊還做了快速定位崩潰到代碼行的 BugHD ,和將開發測試流程自動化的 flow.ci ,關於未來,王猛希望在幫助企業提升效率的願景下,把產品做的更好,不斷接近完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