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离婚后,他们的孩子真的都不好吗?

1,

与客户在饭店等人的过程中,聊的太多结果也不知道为何聊到家庭,已近60岁的他感慨,孩子高一,休学了一年又在读高一,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儿子做早餐……

然后他讲述他的生活经历,离婚两次,大儿子国外大学已经毕业与前前妻在一起,已经放心,而小儿子则是前妻的,3岁的时候由于经常争吵,脾气火爆,两人离婚,也就从那时小儿子从之前特别的开朗活泼,之后开始一直内向、沉默不语……

而进入高中更加如此,与同性基本不说话,更不会与异性说话,有个别问题只找老师,回到家,基本呆在自己的房间,去年偶尔主动与自己父亲沟通,就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把他给吓到了,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休学一年……

静静地听他讲他的故事,虽然外在光鲜并自带光环,对文学是极度热爱,才华横溢,或许也正因为此,注定情感路上的辛酸,直到现在,由于儿子坚决反对他再婚,至今都是自己一人。他总说,不是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好像自己牺牲了很多……

然后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你们年轻人啊,无论如何为了孩子,也不要离婚……”

作为60,70年的人经历这些应该是他们那个年代人的感悟,可是对于如今现在的离婚率是年年高升,到如今80后的“离婚没啥大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


2,

对于离婚后,他们的孩子们,就真的都不好吗?孩子真的成了绑定任何形式婚姻的枷锁吗?

之前听过一个朋友讲述她的经历,结婚5年由于不合协议离婚,有个儿子也才三岁,但是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离婚那天,法院把儿子判给了朋友。晚上儿子爸爸送他们回家。一路上儿子一声不吭,到了家楼下,哇地一声哭了,“爸爸我以后是不是看不到你了”。

朋友有点吃惊,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没有提过这天是和爸爸离婚的日子,但儿子好像就是知道今天难得的游乐园之旅,是爸爸妈妈给他的补偿。

夜里,朋友搂着儿子问他,“你是不是觉得爸爸不要你了?”

儿子把头埋在被窝里哭了,点头。

“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妈妈,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爸爸和妈妈不在一起住了,但是爸爸和妈妈对你的爱一分都没有减少”。朋友这样对儿子说。

这种观念代表了目前非常主流的一种单亲家庭的看法。尽管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但是彼此之间还是可以遵守契约以固定的频率陪伴孩子,让孩子依旧在成长中尽可能的接受父母双方的关爱。

经常会被网络上李亚鹏带着女儿出去游玩的照片感动,女儿李嫣骑着单车,脸上灿烂的笑容,是那么的幸福,同样是离婚的家庭,但是父母对女儿的爱以及固定的陪伴,孩子依然快乐成长。


3,

很多时候也都会反观自身,从小在父母争吵中成长,而在自己6岁前的记忆,父亲的角色都是缺失的,几乎没有。直到6岁那年被开水烫到双腿在床上躺了半年时间,开始可以下地的时候,某一天,父亲从外地回来,心疼的抱起我,坐在他的腿上,给我泡奶粉的时候,第一次有了与父亲一起的记忆画面……

而后很多次,在他们经常的争吵中,自己躲在某个角度默默哭泣,那时候都觉得他们的争吵是自己的错,好多次都冲着他们喊,为什么不离婚……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婚姻观,没有对与错。而每一个人的成长也都会带有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洛印,自身对于权威莫名其妙内心的恐惧,不可避免,那就只有直接面对。在最近两年多的各种心理学习中,开始慢慢调整过来……

或许有时候婚姻真会不尽如人意,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分开,这对孩子的伤害总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当真的不得不选择分开这条路时,一定仍要善待对方,善待孩子,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给到孩子爱与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