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中國:我們熟視無睹的過去

“在中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製度的擦邊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後原諒比事前許可要簡單得多。”

文/餘大滿 (簡書:大滿書坊)

十多年前,有一個叫彼得·海斯勒的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化名成何偉,考了中國駕照,駕駛着租來的汽車,漫遊在中國的鄉村和城市。

何偉的自駕之行並不是一段段簡單自駕遊,而是在自駕的同時用他自己獨特視角觀察着正在變化的中國。那是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新世紀的中國依舊經歷着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騰飛,社會各方面都顯現着改革所帶來的變化。何偉就在爲我們敘述着社會的這種變化,這種變化作爲經歷着我們似乎有些熟視無睹。

很多人拿起這本書的初衷,是爲了開始一段屬於自己的自駕遊。我承認,這種書名的確挺誘惑人的。《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書名很簡單,很實際,但是他描寫的故事卻不那麼淺顯,甚至深刻到我們內心最隱祕的地方。

其實本書總共分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主要線索。一個是敘述了何偉自東向西,沿着萬里長城一路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一個是講述他在北京郊邊一個叫三岔的鄉村的故事,特寫了這個村鎮因汽車交通的迅猛發展而發生的劇變,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個叫魏子琪的農民,由農民轉向商人,終而向政治轉身的故事;最後一個則是描述了中國東南地區一個工業小鎮的城市生活場景。

何偉描述的這三個場景其實一直髮生在過去10年,甚至現在。那是一個變化中的中國,我們都是那段過去的經歷者,但我們都對那些時光那些變化有些熟視無睹。

長城沿線的村莊,年復一年地流失着自己的青壯勞動力,年輕人更願意到沿海地區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北京郊區的三岔村因爲交通的發達開始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來訪,人流量的增多刺激着商業活動的發展。書中的特寫人物魏子琪就是這個變化的機遇受益者,他原本是一個農民,卻經營着一家餐館,在獲得收入的同時也開始轉向政治,甚至去參選村黨委書記。

位於浙江麗水的工業小鎮,一家生產胸罩配件的的工廠,一些不滿16歲的打工妹,一個掌握製造技術的大師傅,一羣工廠的經營者,在這個小小的舞臺裏各司其職,他們的命運隨着工廠的變化而變化,他們命運本身也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何偉總是從他自己的視角揭示着這個變化中的國家。他的描述總是讓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就是身處在這裏,我們只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在中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製度的擦邊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後原諒比事前許可要簡單得多。”也許你不是特別願意認同,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或許就是事實。

關於本書的太多細節,我並不想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何偉的文字看起來比較零碎,但是深入其中你會發現他的每一段話都有着內在的聯繫。這是一個變化的中國,社會中每一份子都在其中無法逃脫,你只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初識何偉,還是那部我讀過兩遍的《江城》,在那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遠在重慶涪陵的中國,那是一個相對靜止的世界,何偉更多描繪的是那個世界的與西方世界的與衆不同,他是一個觀察者也是一個參與者,他深受那個城市的影響。

而這本《尋路中國》則是一個變化的世界,十多年前的中國,改革開放的熱潮依舊不減,社會劇變深刻影響着每一個人。人人都是這些變化的參與者,人人都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命運,人人都在被這個時代改變。就像易卜生所說的那樣:每個人對他所屬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何偉描繪的中國是一個真正的中國,是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甚至拒絕認識的中國。這個原名彼得·海斯勒的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不僅僅是爲了經歷一段段自駕遊,他帶給我們的更多是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儘管他筆下的故事發生在十多年前,我依舊認爲他的故事對我們認識有着重要的價值。我們不要忽視自己所處的時代,它依舊充滿變化和機遇,時刻迎接着新的可能性的發生。

最後聊聊這本書的閱讀經歷。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去年在南京的先鋒書店,它與江城放在一起。後來我買了這本書,當然是紙質書。從今年2月份,我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直到今年5月我纔將它完全閱讀完。

這是一部只有400頁的作品,語言簡單並沒有什麼晦澀的詞彙,而我的閱讀效率卻出奇地低下。究其原因,也許就是碎片化閱讀時代,我們連紙質書也只有進行碎片化閱讀了,我們再也找不到完整的時間去看看一段完整的書,完整的文字了。

除了變化中的中國,我們變化的生活,日益碎片化的時間也是我對這本書閱讀過程最爲貼切的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