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告訴你,戰爭比你想象得還要殘酷

新年到啦,按照餘大滿書房一如既往的風格,從來不會發應景的東西,總是在這樣喜慶的日子裏發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這也許就是我的內容點擊率從來破不了10萬+的原因吧,畢竟我不是咪蒙,也做不到。

文/餘大滿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關於戰爭的,但是書裏面真正描寫戰爭場面的卻很少,甚至書中都沒有我們在不少影視劇中所能看到的波瀾壯闊般的戰爭場面,但是書中的戰爭讓我們真正知道,戰爭比我們想象得還要殘酷。


我們印象中的戰爭,有兩軍對壘,有槍炮轟鳴,有軍人的視死如歸,有戰場上的屍橫遍野。但是卻沒有孩子們的眼淚,一場戰爭給一個孩子帶來的不光是死亡,還有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記憶。


白俄羅斯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這本《我還是想你,媽媽》講述的就是這羣被戰爭改變命運的孩子們,在蘇聯衛國戰爭發生的那四年裏他們都還是兩歲至十幾歲的兒童,他們只是一個個孩子,而他們卻經歷了成年人都無法承受的傷痛。有些痛苦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有些苦難只有經歷者才能訴說。


這部《我還是想你,媽媽》更像是一部訪談獨白的合集,一個個受訪者在戰爭結束數十年後講述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爭。那時候他們只是個孩子,而受訪時都已經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不少都已經進入晚年,他是他們經歷過的戰爭還歷歷在目。


只要有戰爭就永遠離不開離別、死亡和傷痛。德軍來了,父親們走向戰場,也許這一去就是生離死別;納粹進村了,母親們護着游擊隊撤離,孩子們看着母親的身影,下一刻也許就是一個個屍體;轟炸機呼嘯而過,在天空中劃過一陣陣轟鳴,下一秒滿目瘡痍,屍橫遍野,哀嚎震天。這纔是孩子們眼中的戰爭,沒有兩軍對壘,沒有劍拔弩張,只有傷痛,只有揮之不去的記憶。這一切都會伴隨着這些孩子們的一生,直到他們最終走向死亡。



當戰爭來臨時,這些只有2到12歲的孩子們被剝奪了童年,這是他門一生的夢魘。數十年後,有人害怕觸及往事,有人不堪目睹記憶中的物件,有人拼命用物質彌補缺憾,有人失語、結巴、戰慄、寡言。我很佩服作者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叩開他們的心扉,讓他們面對傷痛,回顧歷史。


《我還是想你,媽媽》用了復調式寫法,這是對我們這個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每一頁每一段都有一段故事,這是對我們時代的銘記。我們不應該淡忘七十多年前那場殘酷的戰爭,戰爭從來不會有他美好的一面,它只會摧殘傷害我們這個時代裏的每一個人,包括孩子。我們決不能忘記過去,因爲我們要展望未來。人們只有清晰地看待過去,才能明晰地預見未來。戰爭永遠不應該被遺忘。


這本書的作者S.A阿列克謝耶維奇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如果不是如此我們可能還看不到她的作品。除了這本書還有寫切爾貝利諾核泄漏的《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以及關於蘇聯解體的《二手時間》。她一直運用着自己復調式的寫法,通過當事人的獨白展示經歷者的故事。一句句話,一段段文字,勾勒出事件背後每個小人物的命運,每個人都是時代變革的犧牲品,每個人都要負重前行。



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紀實文學的一種。在我看來,紀實文學是一個真正具有感染力的文體。每一段文字都具有他應有的真實性,他應有的感召力,這就是他的偉大所在。


我們都說過,藝術要來源於現實,而紀實文學本身就是現實。近年來我看過一些紀實文學作品,他們或多或少地記錄了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縮影,我相信這一切以文學藝術的形式呈現,總會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我曾經讀過馮驥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講述了文革時期,不同人境遇,時代給一羣人帶來的創傷依舊歷歷在目,我看過丁捷的《追問》,落馬貪官的罪與罰躍然紙上,我也閱讀過彼得·海斯勒的中國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尋路中國》,本世紀前後的中國鏡像彷彿就在眼前。


我相信這就是紀實文學的魅力所在,她運用着自己特有的手法,展現我們身邊最真實的面貌。這本《我還是想你,媽媽》從孩子的角度講述戰爭,我相信這纔是戰爭本來的面目。


新年到了,本不應該講述這麼殘酷的書,老實說在任何時候讀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書都有一種本能的痛苦。我只想着讀完,但是讀完之後就無法再去看一遍,因爲她筆下的東西太真實、太殘酷,我無法直視,但我們不應該忘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