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爲窗外不同的風景

每次乘車,我都喜歡戴着耳機聽着歌靠在窗前靜靜的看着窗外。我發現地域不同,風景便不同。每個地方的風景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風格。我喜歡層出不窮的山林在窗外一閃而過而變幻無窮,喜歡一望無際的戈壁在窗外一閃而過而大同小異,也喜歡崎嶇不平的山路和蜿蜒流轉的河水。有時甚至會嘆息對大海擦肩而過的遺憾,也會敬畏平原上被耕種整齊的土地。

這些年,除去旅遊過的地方,我憑着學習或者職業因素生活過的地方可謂是由西南至大西北,再由大西北至北,生活環境跨度極廣,幾乎貫穿了大半個中國。我從未有過流浪或者北漂那樣的居無定所,但總是會有感同身受的獨立和孤獨。

我好似不是漂泊者,卻勝似漂泊者。來來去去,每一個生活過的地方都不是家,卻有着回憶。正是這些回憶在我生命的旅途中顯得過於坎坷和心酸,也有些許快樂。它們就是我每一段前世,我過着今生,學着催眠自己喝了孟婆湯,久而久之,那就真的迷糊了,淡忘了,甚至忘了。

我把整個生命分成了五段,即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可能是在與億萬顆精子賽跑中取得勝利,纔會有了我們的生命旅途,呱呱墜地,再啓程。爲了行程做了很多準備,比如說能與人溝通的基本語言技能,辨別是非的能力,養活自己的能力……兒時的啓程,有家作後盾,總不會走太遠。

童年被家庭環抱在襁褓中,家就是我們的整片天地。俗話叫,過得好不好,全看家裏面。我們會好奇外面的世界,卻不知道那是個怎樣的概念。

在這段旅途中,我們生性天真,爛漫。有的被父母捧在手心,有的被爺爺奶奶拉扯大,有的從小便缺少關愛。被捧着的孩子可能騎在父親的肩膀上數星星,被駕着看四處的風景。被拉扯大的孩子可能在地上到處爬行,撿這個東西就朝嘴裏塞,衣褲上鼻涕口水到處都是,爬來爬去還是在自家的竈臺周圍,長大了還得自己燒柴。缺少愛的孩子估計正坐在家門口看着別人家的孩子上學,看着屋門前的路想着父母何時回家。我們都是孩子,看的風景卻如此不同。那麼,孩童的明澈眼眸裏應該反射什麼樣的風景纔對?

少年是我們逐漸建立意識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會有很多好奇感和想法,會產生自我的見解。這時的我們肯定已經經過一兩個城市,萌芽着對認識世界的慾望。有着些許懵懂,也有些許防備。

在這段旅途裏,我們可能整日被強調着學習和書本的重要性。在九年義務教育下,有的單純乖巧,一心只讀聖賢書,爭取的成績被父母拿去和鄰家親戚比較。有的叛逆,書本咀嚼無味,在外惹事生非,活脫脫的地皮小流氓學着香港電視裏混社會。有的學習不好,也全無個性,戴一副眼鏡,變成四眼田雞被同學玩笑,隔着兩塊玻璃靜靜的當個吃瓜羣衆,看着眼前的不滿,幻想着將來變成美天鵝,穿上玻璃鞋。

路經童年,活過少年,我正值青年的模樣。在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時間甚少,需要做的事甚多。童年時的天真爛漫早已壓制在心底,少年時的叛逆似乎還未曾開始,現已活脫脫的一副幹勁十足的模樣。質問當初爲何不多學一點?現在什麼都想學,卻沒了那個時間和機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