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這還是一個關於生死與道別的故事

《你好,之華》是一部很悲傷的電影,雖然在明面上,它講的是那些充滿光芒的回憶,通過這些回憶,方纔構架出一副悲傷的畫卷,在結尾處,給這個畫卷背後的人予希望(諸位角色),而把濃郁的悲傷情緒留給了我們這些在畫卷前欣賞的觀衆。

你看似主線講的當下和回憶,大部分的篇幅都去向了一個人——之南,但片名還是叫了‘之華’,何解?

因爲片中幾乎所有的情緒和事件都是由之華引出來的,她是全片的戲眼,若然沒有了之華的帶動,全片結構就真如一些公衆號所說散到炸裂,可是周迅的演技就是厲害,波瀾不驚的就撐起了整部電影的節奏,把那些零碎的事件有序的粘合在了一起,把本來一如《情書》的追憶遺憾的主題整體提升了一個檔次。

在題材和敘事結構上,可能有人覺得《你好,之華》和《情書》過於接近,因爲無論是開頭的葬禮還是書信這個媒介都過於很類似,藤井樹和之南的氣質和眼睛都很像,一樣的圖書館,一樣的三代人的元素,一樣的對愛情的眷戀,一樣的青春與勇氣,就連感冒的元素都如出一轍,但巖井俊二年紀也到了50歲,在影片的格局上,比《情書》時還是大了不少,但在內核上,他探討的東西還是和《情書》一樣,是生與死,回憶和告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只是在表現形式上,巖井俊二變得更加的內斂,甚至連眼淚都沒有流幾滴,就完成了這樣一個生死別離的重大過程,這比《情書》裏某些眼淚和吶喊,真的生活化了不少,這是一個導演功力進步的體現。

《你好之華》的故事從一個葬禮開始,以一封遺書結束,它在這個過程緩緩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女人輝煌美好的青春以及它的凋零,似乎,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凋零。

在第一層的故事裏,它是一個追憶的故事,以之南的一生作爲故事的懸念,用之華、尹川、睦睦對之南不同的回憶帶着觀衆探索,着力展現了之南的美好青春,對她之後人生的殘酷經歷並沒有做畫面上的呈現,只用了譚卓的生活和胡歌的言語進行描述,我想,這算是巖井俊二對我們的溫柔吧。

在漫漫人生中,比起已得到的痛苦,還是那些未得到的遺憾更值得去表述吧,畢竟那些歲月還沒有被生活裹挾,還沒有那麼多瑣事跟人周旋,明淨很多。

在第二層的故事裏,它是一個告別的故事。

故事裏的每個人,都交織在之南這個已經逝去的人身上,久久不能忘懷,也就是生者並不如斯。所以,電影展開的時間段裏,每一個人都一一和帶着‘之南’的往昔告別。

之華要告別那一段匆匆往事,自己暗戀一個男孩,無疾而終。想來也不釋然,見面也很緊張。兩人面對面坐着,交流中,這個緊張的要補妝的中年女人還是釋然了。

尹川要告別的是對之南過往美好的依依不捨。

他寫作是因爲她,他成名是因爲她,可她卻憑空消失在了她的面前,尹川不知道後來的之南怎麼樣了,他只能靠想象,他以爲這個他最愛的女孩過得很好,也並不在乎自己的一切,那麼這些年的努力不過是白費,所以他過得有些頹廢,寫不出東西。

這一趟從信件開始的探索之南的旅程讓他釋然地告別了過去空白,填上了終日猜測的深井,或許有些遺憾,但他終是不在困頓迷惘,他知道他存在的意義,也明白了美好歲月其實是共通的,並不會因爲生活而磨滅褪色。

他也爲自己深愛的女孩的後半生感到萬般心痛,但他毫不張揚,男人的悲傷或許就是這樣吧,到了極點也要忍着,無論是童年或是成年。

這一點幼年的晨晨表現的很好。(晨晨真可憐連個劇照都沒有……)他的悲傷是一點點累積放大的,從開頭的不察覺,到最後的離家爆發,他始終鬱結於‘人爲什麼會死’,還是想不通母親爲什麼要離開自己,還是承受不住這一份未來無依無靠的孤獨,但他還是忍着不發作,看着讓人心疼。

(那一段長鏡頭真的很棒)

同樣要告別的還有之南的女兒睦睦,她和尹川相互對應,都是對彼此的身份的一種牽掛,她的希望是尹川的到來,尹川的希望是知道他在之南人生中的價值,當他們互相通信,見面之後,彼此都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她終於肯定了自己的期待,也確信自己母親並不是因爲做錯而有了可悲的人生。

她終於決定和母親道別了,於是打開了那封遺書。(之前之所以不打開,可能是害怕母親有什麼晦澀的祕密,自己知道了會對母親的看法產生變化)

當下過得特別慘的人最喜歡追憶過去,因爲只有憑藉那段美麗的時光才能熬過這殘酷的歲月,所以,之南的遺書似乎更多的是希望對自己最好的歲月做一個告別,因爲就要離開這可怕的人間了,她不希望記憶裏都是恐怖的傷痕,而是要回到閃亮的日子,那個充滿希望和可能性的日子。

最後,其實每一個人都接受了之南的死,他們似乎終於懂得了死也是生的一部分,而生者,要對這些東西釋然,然後告別,而不是徘徊困頓,終不自拔。(這也是巖井俊二《情書》的核心表達之一。)

至於之南在擁有一段美好愛情的時候爲什麼會被食堂小哥撬走,我覺得,難道我們看的好女孩和人渣的故事還少麼?而且,既然已成事實,再去追述原因是一個很沒意思的事情。

這也就是爲什麼尹川最後沒有胖揍張超的原因。成年人的世界哪裏來的那麼多炸裂,只有隱忍和隨他去吧。

有些電影可以通篇聊邏輯嚴密,有些電影則只需沉浸到情緒之中,我想《你好之華》屬於後者吧。而且,這個電影不止要看它說了什麼,還要看看沒說什麼,沒說的那個部分,細思極恐。

邏輯是成人世界的必需品,

但青春不需要,它只需要浪漫和詩意。

謝謝55歲依然能呈現青春歲月的巖井俊二,也謝謝44歲還依然青春浪漫的周迅

可能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都會有那麼一個人帶給你那麼一段歲月,

它溫暖你孤獨的時光。

每每想起,也不會有什麼濃烈的情緒想要抒發,

只是總想問一句:

你好嗎?

只想聽到Ta回答:

我很好

就足矣。

— END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