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城走了走

       


        十一月,不是什么特别的季节,是初冬,但偶然四处走走,发现些东西,被一些暖裹住,然后爱上这座城。

                          (一)

        十一月,去春城昆明进行项目培训,呆了一段时间,能离开小城镇到大城市学习绝对是一件另人羡慕的事,别说你,我都羡慕我自己。

        培训课程时间安排很紧凑,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尽管老师们一再强调,咱们中间就不休息了,大家有事或上卫生间自己站起来走即可,别影响大家就行。话虽这么说,但几百号人的泱泱大会场,一个人老在会场来回走动,有些尴尬。更何况,在台上用心授课的老师也没起过身。一位老师在会上还表扬了大家,“真是难得,这么多天了,大家还在坚持,会场里还有这么多人,我都有些感动。”我放眼看看,确实乌泱泱的全是人头,大家都安静地听课,连坐姿都工工整整。省社科联王国忠老师也表扬了大家,“会场秩序挺好的,不用我强调,连电话声音都没有。大家素质都好,领导组织得也好。”老师们进行几年的科班学习,又积累多年的实干经验,无私地帮自己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囊相授给我们,大家哪有不珍惜的道理。

        于我来说,走出校门后就特别渴望学习,坐在教室安静地学习。然,工作任务重是一方面,现在的单位,大家都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你离开了,别人就得帮你干活。另一方面,身处三线小城的我们,区域里仅有一个大学本科学院,少有开展学术讲座等,系统学习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我特别的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同事小张,也特别认真听课。遇到精彩的授课老师,她说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她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其中的一位老师,在课上和我们分享了他刚毕业那会的故事。他说以为自己科班毕业,讲一堂课洋洋洒洒一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谁知二十分钟后就词穷,只能落慌而逃。一次给领导写了一份材料,被改得一字不剩。话是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学艺不精,也就讲不出来,写不出来。而如今的他,单位的重要材料都出自他手,每年写文字不下于十多万个字,一堂课讲几小时都不会有一句重复的话语。

        这一切吃,都源于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

        老师把自己的“丑”展示给大家,目的不言而喻,实属难能。

          我们住在云培大厦,这是云南省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大厅一侧摆满了书,而且全部是党政史方面的书籍,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更令人高兴的是,房间里也有书籍,大概20余册,书架由立体几何构成,在房间里毫无违和感。其中《梁家河》、《习近平讲故事》等书籍让我在休息时间又获得了精神食粮。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毛主席给大家讲“愚公移山”,以此比喻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挖掉大山取得胜利。从《习近平讲故事》一书里,我看到了一位“大家”,讲故事的“大家 ”。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是啊,听习近平“讲故事”,除了可以领悟“治国理政”的伟大思想之外,还可以吸收多种“修身治学”的有益营养。这些对我们普通人学习、工作、生活都有莫大的帮助。其中的一篇,谈到文学创作,习近平引用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道出了文学创作者的艰辛不易,也说明了那些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呕心沥血的产物。回头看看我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确实不够精益求精,因而一直没有拿出一份上乘之作。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也一再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善于讲故事,股故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在这学堂里,倍感珍惜。

                (二)

        一天下午,受昆明朋友邀请,一起去了一家小饭馆吃了餐饭。老板娘笑眯眯地和每个进店的客人打招呼,我们坐下不一会儿,餐厅就座无虚席,还不时有人要进来吃饭,没有座位后遗憾而归。我们点了四个菜,一个汤。饭菜就是日常家常菜,但是非常可口,菜里没有放味精,青辣椒炒鸡蛋一菜,几乎全是原味,菜里就放了点盐和酱油。就在我们吃的档口,老板娘走过来,给我们送了一壶木瓜酿,嘴里说到:“你们桌上有两位女士,我想会喜欢喝的。”一下子让我对她刮目起来,心底暖暖的。

        朋友也是这里的常客,他说要好的朋友来,他都习惯带来这里,厨房干净整洁,菜的味道可口,就是家里的味道,还有就是老板和老板娘这对夫妻很实在,童叟无欺。

        路过一家花店,我被吸引进去,以为无人,转了一圈才发现一中年妇女正在看书。我问她有没有小的花瓶?当得知我只是出差在昆明,来几天就要回去时,她建议我就用矿泉水瓶好啦,不用花钱再买花瓶。我选了两支洋甘菊,一粉,一白。老板娘让我稍等,随后利落地在花根部用适花根大小塑料水管把我封好,并用一张漂亮的包装纸裹住。

        我心底瞬间再次暖了起来。

        回酒店时,朋友给我们打了滴滴车,并叮嘱我们到酒店后给他报个信。路上师傅一路和我们介绍着夜幕下的昆明,他说自己是昭通人,来昆明已经20年了,一直就开车。以前是开的士车,后来又开起了滴滴。一路见证着昆明的发展与变化,以前修路几乎没有护栏和安全网,这几年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防护到位。他说的没错,南强街旁边的工地防护得几乎连苍蝇都难以飞进去,护栏用绿色的地板,上面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这才想起这次在昆明不用每天洗头发,空气质量比以前好了一些,“防护到位”和创建文明城市息息相关。

        在我们下车时,他拿出电话给我朋友报了平安。

      这个城市,有着春城的暖,还有着四季的分明,会春花怒放,夏夜数星,秋赏芙蓉,冬听寂雪。

        我喜欢这个城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