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累的是男人?還有什麼鍋是女人不能背的呢

  這幾天,俞敏洪關於女性的言論鬧的沸沸揚揚,男人和女人又開啓了新一輪互撕模式。其實我一直覺得,所謂的人生觀價值觀,跟性別的關聯並不大。你是個好人,不是因爲你是男人或者是女人,你是個壞人,也不是取決於你的性別而定的。可是爲什麼,一旦扯上性別之爭,男人和女人就各自卯足了勁的開撕,而且還撕的其樂無窮?

  這個話題之所以成爲幾天的熱點,除了俞老師本身的表達欠妥當之外,歸根結底也是因爲觸發了一部分人的神經,而這部分人的神經爲什麼這麼敏感,這可能就是各自有不同的原因了。筆者閒暇之餘,翻了一些帖子和貼吧,看到了一些評論。有些人比較理智,但是大部分,還是比較偏激的。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有一些毀三觀的現象,但是這本是人性使然,偏偏有人覺得是女人或者是男人帶來的問題。

  看到這麼一條評論,發表者是一位男性,他的大概意思是:女人生個孩子,男人就要揹負上一輩子的責任,去養這個孩子,去努力成爲一個合格的父親。男人這麼累,女人你憑什麼對男人提要求?

  我就想不明白了,什麼時候,我們炎黃子孫的後代,男人變得這麼沒出息了?女人嫁給你爲你持家,爲你繁衍子嗣,你讓這個女人懷孕生子,那麼你養這個孩子,成爲一個合格的父親不是應該的嗎?怎麼到頭來這個鍋也需要女人來背,成了女人生個孩子讓你勞累?反過來說,生育權是人的基本權利,你可以選擇生或不生。你不想承擔作爲父親的責任,你完全可以選擇不結婚不生孩子,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多輕鬆,您結什麼婚呢?

   其實男人和女人,都是有各自被賦予的社會使命和家庭使命的,我不否認,因爲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男人和女人的使命和責任也有所差異。但這不能成爲男人否定女人,或者女人指責男人的理由。男女雙方各司其職,各自承擔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各自想着怎麼做好自己該做的,生活自然就會和諧很多。

  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不是想着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而是怎麼盯着對方的缺點和不足。我的一個朋友,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己帶着兩個孩子開網店,由於經營不好,幾乎賺不到什麼錢,老公動不動的就指責她無能,不能幫自己分擔經濟上的負擔。事實上,她每天要照顧孩子和老公的飲食起居,洗衣服打掃衛生,輔導孩子,打理網店,常常忙到半夜才能休息,哪怕孩子生病也是一個人送醫院,老公從來也沒想過要幫她分擔半點,但是他沒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只看到了妻子不能賺錢這一點。

  爲什麼,社會發展了,人類進步了,男人和女人卻都覺得自己更累了。男人覺得自己賺錢養家壓力好大,女人還不理解不體諒;女人覺得自己操持家務照顧孩子還得出去上班賺錢,男人卻覺得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不主動分擔家務,甚至還嫌妻子賺錢少,自己的付出換不來回報得不到認可,爲自己不值。歸根結底,是我們都太過於注重了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對方的貢獻。

  生活之中,沒有哪一個人是容易的,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得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和義務,誰又比誰輕鬆呢?但是我們需要明白,這樣的承擔,是社會和家庭賦予我們的,不是你的另一半要求的。你活在這個社會上,就應該爲社會有所貢獻;同理,你組成一個家庭,也應該爲這個家庭有所貢獻。這是你應該做的,是你應有的擔當。可偏偏有人覺得你累是因爲你的配偶造成的,你承擔義務是你配偶的鍋,也就造就了這種男人和女人動不動就開撕的局面,不覺得太幼稚和不講道理嗎?

  事實上,男人和女人本是一體的,我們同樣是爲了生活奮鬥,應該相互扶持。好的婚姻,一定是攜手並進互相勉勵的,而不是互相挑剔各自看對方不順眼,各自覺得自己太吃虧。如果你認爲你娶了(或者嫁了)你的另一半,造成了你的辛苦和不堪重負,那我勸你,真的不要結婚了,何必自討苦吃呢,是不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