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行走


走步,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晚上睡覺和白天休息的時間,我們都在不停的走步。

只是,同樣的走步,當我們賦予了它不同的含義,它的價值和意義就有了明顯的不同。

生活裏,工作中,我們會走很多很多的路,通常情況下,這種走步是無意識的,沒什麼感覺。

但走的多了難免勞累,爲了去做完一些事情又必須得走,所以有時候又有了被動、無奈的感覺。

但有一種走步,因爲你的積極、主動,走着走着就會感覺渾身輕鬆,身心愉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健步走。

很多人認爲健步走就是走路,無非就是稍快點而已,這種觀念其實是不對的。

健步走不同於日常的走路,它是一項專業的、要求很高的健身運動。

健步走有一定的動作要求,身體挺直,昂首、擡頭、挺胸、收腹,肘關節隨走步速度的加快而自然彎曲,以肩關節爲軸前後擺臂,腳跟着地,過渡到前腳掌,再推離地面,這樣一氣呵成,纔是健步走。

健步走時,呼吸要深而均勻,上下肢要協調運動。

相對來說,健步走是一種成本最低、最安全、最方便的鍛鍊方法,它不需用什麼專業的裝備,只要有一雙舒適合腳,柔軟有彈性,在長時間快步走時可避免腳踝受傷的運動鞋就可以了。

因其簡單便捷,也能達到健身的效果,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青睞、喜歡這樣種健步走的原因。

想想自己加入健步走的隊伍也是一個偶然。

我家北面是一條步行街,每每晚飯過後,便聽見音樂聲響起,以前還常常納悶,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麼。

某一日晚上停電了,出來溜彎,來到小區步行街上,才知道是成隊的人們在音樂聲中健步鍛鍊。

想想平日裏打理生意,很多業務需要在網上完成,大部分時間都在坐着,回家後還願意看電視,而一部電視劇一旦被吸引,就會一直追下去,一天到晚,活動的時間太少了,也很懶,不願動,更別說去刻意鍛鍊了,看到這麼多人在走步,何不也去體驗體驗。於是便在隊伍後面跟着走了起來,不想走了幾圈感覺還挺好的,在教練的指導下,在動聽的音樂聲中,越走越想走,越來越來勁,大汗淋漓,衣服溼透之後,倒也有一種難得的輕爽痛快。

就這樣跟着人家走了起來,

從第一次開始,算下來,我也走了大半年了,除去有事情實在走不開之外,每天晚飯後的健步行走,我還是一直堅持了下來。

最早走個一兩公里,慢慢三四公里,越走越願意跟下來,每晚一個半小時,大約七八公里吧。

有人說,走步會上癮的,也是啊,從最初的漫不經心,走走停停,到後來的積極用心一次不拉,我也深切體會了這樣一個過程。

想想走步以前,晚飯過後的這段時間,總是窩在沙發裏不是刷手機就是看電視,常常看的無精打采,迷迷糊糊,有時眼睛都睜不開了,一點精神都沒有。自從開始了健步行走,每天夜晚的這段時間感覺非常充實,有意義。

尤其是在行走過程中,昂首、挺胸、收腹,目視前方,你會全身貫注,精神高度集中,甩臂蹬腿,隨着音樂的節奏前行,這一刻,沒有煩惱,沒有嘈雜,心如止水,平緩淡靜。

廣袤無垠的夜空下,天地合一,萬籟俱寂,整個人也感覺和天地溶爲一體,你的內心會變的空明清澈,完全進入到一種徹底的無我狀態,美好、愉悅會隨着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會隨着優美動聽的音樂聲,進入你的大腦,令你神清氣爽,容光煥發,你會感受到平日裏無法感受的輕鬆、清爽、愉悅。

在每晚堅持鍛鍊的同時,最近又喜歡上了晨走。每天清晨五點起牀,出小區沿北新大道向北至外環路西行,經森林公園、西外環、紅旗街返回,一圈下來五六公里的樣子,有時也從北外環向東到教育園區南拐,至新盈街向西返回家中,向東走的路程要多一些,大概要十公里左右。沒有固定的方向,起的早就向東走,起的晚就向西走,一圈下來,一般要用去一個半小時。

看了百度,說是清晨空氣清新,路上視野開闊、空氣流通性能好,健步走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不論晚上或清晨,只要堅持,健步走確實會產生一定的健身效果,它可以使人體形優美, 增強骨質強度,抵禦骨質疏鬆,增強心肺功能,降低“三高”,防止冠心病、脂肪代謝紊亂等疾病。

最主要的,通過這樣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行爲,能激發精神活力,減輕心理壓力等,讓內心充滿了愉悅和自信。

大雪過後,天寒地凍,特別是冬的清晨,一個人行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會感受到那種刺飢入骨的逼人寒氣,我會時不時抱抱雙肩,裹裹衣服,然後甩開胳膊,大步流星繼續向前走去。

這是我嘗試着晨走的第十天,不知能否如夜晚的健走一樣堅持下去。

但不管能否堅持下去,我不想刻意去追求什麼結果,我只想依照自己的內心走多久算多久,盡力而爲,去享受這個令人愉悅的過程。

人生路上,只要是哪些讓人內心歡喜的事情,我願意去追尋,去體會,就如健步行走一樣,聽你內心,行你所行,愛你所愛,無問西東。

                                (圖片借用美友,致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