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拜一世無憂(推歌)

        推歌《拜無憂》


        禁城的銅門悄然開啓,他匆忙扔下了龍袍,亂棄了冠冕。年輕的天子在馬鞍上彷彿看見,夜色中浮動纏綿的脂粉,和嗆喉的硝煙。他放肆地笑了:——妙啊,這巍峨的金鑾,已經離我越來越遠 ——這天地無疆,高堂皓朗,怎比得上我這一程 ,快馬加鞭!(擇荇大大的文案)

     

      《拜無憂》前奏剛起時彷彿看見馬蹄踏起道上的積水,有個少年從遠處策馬而來,他的隨從被遠遠的甩在後面,帝都的更鼓漸漸離去,錦衣輕裘,策馬風流,微風輕拂,天地間,無人可約束他。從未感受到的自由啊,他荒唐胡鬧膽大妄爲才得來的自由。“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年號正德。他是誰?早慧博識的皇子,戲鳥逗魚的閒人,荒誕無恥的昏君,決勝千里的將軍。是江山的主人,卻要費盡心思策劃出逃,吃飽了撐的!


        生就猖狂,不識約束,少年天子,卻偏偏不願爲帝王。帝王太苦,文臣宦官,內閣外戚,哪一派是好惹的?不是傀儡便是政敵,不若做個富貴閒人,妙也,樂也!



        年少輕狂,浪蕩不羈,我本無心君位,偏偏這權勢滔天的位子選擇了自己,心之所向不在故都溫存,而在關外縱橫馳騁。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唯念塞上夾雜着輕塵的風,所以,這帝位我不稀罕,誰要誰拿去,“天下任他去奪!”無妨,江山我不在意,何等沒心沒肺沒心肝的少年?


        明朝朱姓帝王家,從朱元璋到朱棣,再到朱厚照,世世代代,血管裏流的都是不安分的血。膽大妄爲,罔顧規制,離德勝門,別紫禁城,出居庸關,臨至關外。逍遙啊,那些規矩、城府、算計,統統丟在好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在這兒,我要與那個蒙古韃靼的天才,人人聞之色變的名將廝殺一揚。我要讓世人都知道,我不是紫禁城中養尊處優正德皇帝朱厚照,是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



        史書罵名,千古荒唐,遺臭萬年,無道昏庸,荒誕無稽。聊聊幾筆下,應州之戰被掩蓋,有心或是無意,都不可揣測了。


        他逃離了,卻終歸不得不回到那七尺高牆之內,不聽勸導,或者是不甘心做老老實實的傀儡,爲文人集團抹黑似乎是正常的事情,說你昏庸你就昏庸,所以說像這樣的昏君活該沒個好下場!怎麼?修史的是我,有意見?


        這偌大的故都啊,埋沒了多少風流少年?挫了棱角,折了羽翼?


        仙兒的聲音自由雍容,清貴閒適,正似那浪子王孫,只是可惜這位皇帝英年早逝,終其一生也未曾真正逃離紫禁城,明明是帝王,卻也有求而不得,我得到的從不是我想要的,原來山呼萬歲,萬人之上,天下不曾在我眼中,卻也不是最無憂啊。


      你看我錦衣袞服,出行千乘,我羨那青衫煙雨,山水逍遙。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怎拜這一世無憂?

      《拜無憂》


        騰駒摘陌上的星辰

        蟒袍被夜露濺滿身

        有北風自鬢邊凜凜長奔

        遠勝過 故都的溫存

        越放曠潦倒

        越深種情根

        我情願 扮個浪子王孫

        如世間璧人

        對坐燭影黃昏

        何須誰來賜平身

        不拜天地浩蕩 河山永蔚

        不拜高堂濟清輝

        拜只拜我千秋荒唐這一回

        今宵我非殿上那個誰

        撥箭尋古道的轍痕

        華蓋在暮色中鯨吞

        當狼煙去雲端一騎絕塵

        普天下 才唯我獨尊

        越招搖坐鎮

        越戲弄乾坤

        我偏要 來個妙算如神

          藐烽火諸侯

        只道俯首稱臣

        卻向誰跪謝隆恩

        不拜天地浩蕩 河山永蔚

        不拜高堂濟清輝

        拜只拜我千秋荒唐這一回

        今宵我非殿上那個誰

        一拜天地浩蕩 河山永蔚

        二拜高堂濟清輝

        拜我鮮花着錦山呼萬萬歲

        忽覺我非最無憂的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