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尋找小矮人|波蘭之弗羅茨瓦夫

我們這趟西歐之旅,波蘭純屬是爲了不走回頭路加的一程。畢竟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德國,從柏林出發到德累斯頓,過布拉格,輾轉波蘭的弗羅茨瓦夫(Wroclaw),最後回到柏林。

爲什麼選擇名不見經傳的弗羅茨瓦夫而不是更著名的波蘭城市,比如首都華沙或是文化名城克拉科夫。這都要從多年前偶然坐飛機時翻的一本旅行雜誌說起。

具體內容記不清了,唯一記得是這座城市的可愛之處——隨處可見的小矮人。“小矮人”並不是真的人,也不是西方神話中的dwarf一族,而是遍佈這座城市角落的小小的銅鑄雕像。

若不是kk提出在行程里加上這站,我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我們來到弗羅茨瓦夫,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尋找小矮人。

再次查了些資料,這座城市在頭腦中慢慢的清晰起來。弗羅茨瓦夫,在其城市發展史上的大部分時期內,一直是一個以多民族、多元文化爲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蘭、捷克、猶太等民族均扮演過重要角色。之前很長時間都屬於德意志,由此它還有個德語名稱叫“佈雷斯勞”(Breslau)。二戰德國戰敗,佈雷斯勞割讓給波蘭,並於1948年更名爲弗羅茨瓦夫。

早上從布拉格出發,Flixbus並不顯得廉價,11歐車票跑了近5個小時終於抵達弗羅茨瓦夫。在歐洲旅行就這點好,國與國之間隨便穿越,交通非常方便,相當於我們省與省間的通行。拖着行李箱,向古城走去,正式開啓了我們尋找小矮人的三天之旅。

相傳很久以前,在歐洲森林深處,居住着一羣善良有愛的小矮人,正義勇敢、團結有愛,與惡勢力鬥爭。小矮人會在晚上或趁主人不在家時,還幫主人勞動並創造財富,會給所到之處帶來好運、富裕和繁榮。

導遊聲情並茂的說,這些古靈的地精怪,如今就住在弗羅茨瓦夫城的地下,每當夜幕降臨後便會爬到城市中玩耍,不過有些貪玩的小精靈在第二天黎明之前沒來得及返回地下,於是在太陽出來時就變成了銅像。

1981年12月,當地年輕人曾把地精靈的形象噴塗在反政府的口號和標語上,或裝扮成地精靈在街頭表演來諷刺挖苦當時的政府,及反抗共產主義集權。這個事件,後來被稱作“橙色運動”(The Orange Alternative)。2001年,爲了紀念這次運動,政府首先在Świdnicka街擺放銅質的小矮人,這裏曾是當年運動的發生地。

隨後,越來越多的小矮人拔地而起。除了政府,很多私人、公司都開始申請鑄造小矮人,於是他們慢慢的出現在弗羅茨瓦夫老城裏的門旁、窗臺邊、木椅旁、噴泉邊、教堂前等很多地方。目前,拒不完全統計,全城已有超過300個小矮人,而且還在新增中。

所以,弗羅茨瓦夫也被稱作“小矮人之城”。如今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總是會與這些小傢伙不期而遇。他們造型各異,活潑可愛,憨態可掬,在合適的地點出現。關鍵是,每個小矮人都有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如果想了解清楚每個小矮人的來歷和故事,可以到官方網站http://krasnale.pl/ 查閱。還有一款叫"Go Wroclawskie Krasnale"的APP,提供導航路線給遊客專門用來尋找小矮人。

如果不借助工具,找小矮人還不容易。他們太小了,也不起眼,稍不留神就錯過了。不信,你看——

小矮人如今儼然成爲弗羅茨瓦夫的名片。我和kk到處東張西望的時候,總是碰見一些形跡詭異的遊客,不看風景專找犄角旮旯踅摸,然後一通快門響。偶爾目光相遇,相視一笑,我們知道彼此都是在尋找小矮人的同路者。

注:照片出自iphone和富士EX2


感謝大家持續關注鵬叔,跟着鵬叔一起遊世界。讀書、旅行、投資盡在把握。旅行遊記攻略集錦持續更新中:按國家分類,帶給你更多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