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街掠影

只是想找個溫暖的地方過個冬,沒想到還能出國逛一圈,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好歹也算出了趟國門。尤其在芒街的街邊吃着午飯,大家議論着一會兒回國要怎麼怎麼着,那時感覺自己真的成了外國人。


簽證花絮

邊境一日遊,頭一天晚上下單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帶着你出國門,整個一條龍服務很齊全,一個導遊就能搞定一切事宜,剩下的只需要走馬觀花的欣賞和感受。

簽證時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爲遷過戶口,而之前戶口上沒有留下照片,可能辦不了。當時戶口辦理時,也沒有要求要照片呢,各地的政策流程不一樣,導致的問題卻要百姓來承擔,有點無語了。



忙碌的導遊,從填表、複印、照相、帶領簽證,都是她一人搞定。


簽證大廳外一圈,都是歐式建築,花園洋樓,只可惜人氣不旺,大家都聚集在簽證大廳裏面焦急地等待,哪裏還有閒逛的心情。設計是一碼事,但是設計是否是人們真正所需,那又是另一碼事了。


雖然說還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還是兌換點零錢,200元人民幣兌換了61萬越南盾,忽然覺得好有錢


中午十二點,終於過境了






邊境線上修的賭場,很是氣派。只允許中國人進,還需要護照,赤裸裸地毒害他國人民,哎!在新加坡,外國人進賭場免費,而本地人也不允許入場。


法式街景

越南原爲大清屬國,清末淪爲法屬殖民地。所以其現代建築深受法式建築的影響,各種顏色,但以淡綠色、淡藍色爲主,可能是受炎熱的熱帶季風氣候影響。





黃色的建築,一般都是政府機構


據說集貿市場裏的衣服,都是從中國背過來的,導遊一再告誡人家辛辛苦苦背過來不要再買回去了。這裏的沐浴露、洗髮水倒是純天然的,導遊都是在這裏買,不是因爲便宜,而是因爲質量有保證,不會有假貨,假貨他們技術達不到造不出來。


據說,一個老婆一層樓,從底到上,稱爲大米飯(大老婆)、二米飯(二老婆)、米粉(三老婆)、麪條(四老婆)和方便麪(五老婆)。其寓意爲:大米飯作爲主食是要天天吃。二米飯雖然成分有些變化,但還算主食範疇。米粉應該歸位爲點心類,是主食的補充。麪條在很餓時纔拿來充飢。方便麪則是很隨意,想吃就泡一泡,不想吃就擱一邊。




中文聲調爲四個音,而越南語爲六個音,問了一下度娘

  • 橫聲:高而平
  • 玄聲:平穩下降
  • 跌聲:先升後降
  • 問聲:先平後降再升
  • 銳聲:先平後升
  • 重聲:先平後降,以憋氣結束


越南人愛戴這樣的綠帽,英雄的象徵。要擱在中國,絕對是大忌。


越南的旗袍,長衫+長褲,類似於中國的旗袍,但是叉開得更高,甚至到了腰間。


一排排的鐵皮箱,都是兌換的錢幣,這個小小的被政府默許的地下錢莊,錢幣每日流動量都是幾百萬人民幣。過節了,直接鎖在露天裏,也不怕被盜,民風淳樸。越南的春節和中國保持一致,不過這個時節了,還能看到忙碌的女人們。越南女人都很勤奮,而阿哥們在街邊喝茶聊天。據說15萬就能買個越南新娘,買回家都是幹活的。


午餐時分

雖然12點入關,但是坐下來吃飯依然是12點正午時刻,越南的時間比中國要晚一個小時。找到一個街邊的小餐廳,坐下點菜。老闆娘的普通話實在不咋滴,爲了解釋一個大糯米糉子,特意讓夥計從廚房拿了一塊過來,但是還是沒有人buy-in,好在有個中國夥計,忙前忙後幫她招呼。在這裏,普通話成爲了基本生存技能。



給隨行的小朋友和老人介紹什麼叫做貓屎咖啡,結果反倒引來一陣嫌惡的嘖嘖聲,哎!



加奶和不加奶,味道各不一樣,還是喜歡喝苦咖啡...


越南海岸線起點零公里


地面上像個小蝌蚪的圖形,就是越南的地圖






好奇的越南小朋友



沙灘上嬉戲的中國小朋友

海神古廟





天主教堂




越南人民


大清界碑


再回東興街頭

夕陽西下時,越江回國,看到街頭熟悉的文字,無比親切,再見了——芒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