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到底有什么魔力

“家”是温馨欢乐的代名词,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一份“想家”的情结。

再过几日就是元旦假期,远在省城寄宿读高中的儿子终于可以放假休息了。本来一个月一次的月假,因为学考占用了本月的休息时间,等到元旦时,距离和儿子上次见面的时间就有50天了。

50天,这可是儿子出生以来,和我分别时间最长的一次。“儿行千里母担忧”,这50天中,我几乎没有一天不挂念儿子,挂念他的衣食冷暖,挂念他的身体康健。

虽说互联网时代,通讯方式极大便捷,但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不准带手机,我和儿子的联系方式,仅限于在允许的时间内打个电话。

随着假期的临近,和儿子见面的想法越发迫切。早在两个星期以前,我就开始考虑儿子元旦假期的安排。

因天气寒冷,家与学校相距较远,正常情况下,也要6个多小时的车程。若赶上天气或路况不好,耗费的时间更长。为减少孩子来回颠簸之苦,依照惯例,我和爱人决定到省城去看望孩子。休息时间把孩子接到就近的宾馆,全家人小聚一番。

本以为儿子会自然而然地答应,没想到他却提出回家的想法。“妈,这次假期休3天半,我想回家。”儿子竟然流露出想家情结。

“路途这么远,天气又冷,万一再赶上雪天,难免耽搁时间。你的时间那么宝贵,还是我们去吧,”我极力摆出拒绝儿子的理由。

高中生学业繁重,紧张的学习节奏,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了多做几道题,孩子们一再压缩吃饭和睡觉时间。每每和孩子在一起的夜晚,我都要催促他早点休息。

“妈妈,我知道时间宝贵,也不想浪费时间,但我就是想回家!我可以利用坐车的时间来做题。”儿子一再表示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会影响学习。

“孩子,爸妈是担心你受累,想让你好好休息!”

“我不怕受累,不想住宾馆,也不想总吃外边的饭菜,但是不回家就吃不到妈妈做的饭菜。我可不想再得一次肠胃炎!”

看来儿子对上次休假时患急性肠胃炎心有余悸。也许是饮食不合适,那次儿子因上吐下泻,大半夜打车去当地医院急诊输液。至今想起来,还很心疼。

“妈妈也希望你健康,来回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你不怕辛苦?”

“我不怕!只要能回家,我不怕辛苦,我喜欢回家的感觉!”自从去年儿子到外地读书,第一次这么强烈提出回家的要求。

我再也不忍心扫儿子的兴,“好吧,你回家,爸妈在家等你!”

电话那端传来了儿子的欢呼声。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也许“回家”是他们心底最热烈的期盼。

我想起,30年前自己在外地读书时,学校一放假,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那时候不能网络购票,不知道具体车次,宁可在火车站候车室苦等一夜,也不愿在学校多住一宿。

我又想起,几年前爱人在内蒙的某项目部上班。有一年冬天轮到他休息时,适逢天降大雪。我电话中一再嘱咐,天气不好,就晚回家一两天。

同样是归心似箭,爱人嘴上答应我,实际却借着胆量开车上路。漫天飞雪中,给车子装上防滑链,蜗牛般行驶。30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8个小时。爱人进家的一刹那,我心中的感觉是又惊又喜又后怕。

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外出的家人对“家”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细细想来,家是温暖舒适的床铺,家是可口的饭菜,家是寒夜中的一盏明灯,家是妻儿的笑脸,家是身心停靠的港湾,家是父母永远的守候。

家,以其亲切平实的特有魅力,存在于人们的心头。当一个人独自在外,累了、倦了、冷了、饿了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