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覺醒六十講-寫作練習2-生命裏最重要的五件事

01

細細回憶十八年來的人生之路,每個階段都有一個聲音在背後默默提醒我,告訴我什麼纔是生命裏最重要的。

高中時期。擡頭,看見的是醒目的紅色橫幅;低頭,看見的是密密麻麻的試題。多少個不眠的夜晚,多少個睡眼惺忪的清晨。

每天在宿舍到教室的那段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跑。老師每天打雞血似的告訴我們,你們要跑,時間很寶貴。同學們一個比一個努力,生怕浪費一點時間。爲了不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跟着他們一起跑,一起大聲讀書,一起熬夜刷題。

我原以爲這樣就可以讓我的成績有一點點起色,結果卻仍是原地踏步。安慰自己說那只是時間問題,幾個月過去卻依然如故。

某一天早晨,我睡眼朦朧地從宿舍出來,跟着人流奔跑,結果不知被誰撞倒,摔了一跤。

有人從我的身邊跨過去,然後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跑。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失敗者是沒有權利向別人博取同情的。

果然,我遲到了。

當我站在教室門口看着裏面大聲背書的同學們時,突然產生一個疑問,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同學們的表情神態盡收眼底。有的人在看着書本發呆,有的人對着一頁書讀了半個多小時,有的人拿書擋着偷偷在和同桌說話,也有的在認真地讀書。

讀書罷,跑步罷,若不適合自己,只是爲了敷衍,在恍恍惚惚中度過一天又一天,又有何意義?

身邊無數人告誡我,高中時期最重要的是奮鬥。我並不懷疑“奮鬥”二字的價值,我懷疑的,是我們是否真的明白我們到底在爲什麼奮鬥,而不是隨波逐流。

在生命裏的無數個時期,會有無數個聲音在耳邊響起,可那些聲音只是穿堂風,真正能引山洪的,是自己。

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靈魂,比什麼都重要。

02

在我以前寫過的文章裏,用的最多的一段話,是龍應臺的《目送》裏的一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當看到這段話,總會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也許是自己年歲尚淺,對於親人間的分別,感覺沒有那麼深刻。

有人曾經告訴我:“等到你上大學的時候,記得放假多回來看看父母。”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會有理解父母苦心的那一天,能好好地陪着他們。

03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裏寫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生活的要義在於追求幸福,那麼,除卻旅行,很少有別的行爲能呈現這一追求過程中的熱情和矛盾。不論是多麼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達出緊張工作和辛苦謀生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意義。

一直認爲,旅行和旅遊,兩者並不相同。

在旅行中,人是可以放空自己的靈魂的。和三五好友一起,遠離城市喧囂,探尋自己內心。

我們忙着學習、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卻忘了暫時停下腳步,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的風景。

人們總是在說,要學會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其實旅行也是在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我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或鄉鎮,接觸很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去靜下心好好傾聽他們的故事和生活,這對於生活快節奏的人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新的嘗試?

04

我有一個表姐,某知名985畢業。

本來她準備繼續考研,然後出國留學深造,前途一片光明。

結果拗不過姑媽,回到了小城鎮來發展,找了一份穩定卻沒什麼上升空間的工作。辦公室裏都是三四十歲的人,沒什麼共同語言,工作也沒有什麼熱情。

今年,姑媽又給她安排相親,男方工作穩定,有車有房,但卻是個“媽寶男”。表姐相親了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想去了。

她後來和我聊天時說,她最後悔的,就是當初離開北上廣回到老家,找到一份不怎麼樣的工作,拿着不高的薪水,活着不怎麼樣的生活。如果能重來,她一定不選擇將就。

她的話讓我深受觸動。

如果努力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又何必將就呢?

有人可能會問,倘若努力了還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那樣不是更遺憾嗎?

追求過自己想要的,努力過,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回憶起來起碼對得起自己。

最怕的,是不想將就,卻又不想努力。

05

遇到一件真正喜歡的事是什麼感覺?

只要一開始,便根本停不下來。能給自己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從作文裏開始寫下那些幼稚的話,到如今自己自娛自樂寫幾千字的文章。寫作就像是我的一所精神家園,能與周圍世界隔開,將自己的心思傾注筆尖,記下生活中七零八碎的瞬間,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待再回看時,這些黑色的精靈已然成爲生命的印記。

感恩寫作,謝謝它給我帶來的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