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超級創始人”:195家十億美元初創公司,65個數據維度,100張不應錯過的圖表



轉自:大數據文摘 | BigDataDigest

編譯:籍緩、李雷、ZoeY、夏雅薇


筆者研究了195家數十億美元初創公司,蒐集了65個維度的數據,對創業公司成功原因總結出的一些數據結論,這裏有100張你不應錯過的圖表。


在剛過去的2018年,又有不少創業公司加入了獨角獸俱樂部。


那麼,數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在開始時的樣子是什麼樣的?對於獨角獸雖然有很多先入爲主的刻板印象和多年研究,但還沒有人回答:


1、他們開始時有多少競爭對手?

2、他們的防禦體系/護城河是什麼?

3、創始人是否具有相同行業/行業的工作經驗?他們有多少年的全面工作經驗?

4、作爲員工,創始人之前是否在初創公司工作?他們以前是創始人嗎?他們以前的嘗試是否成功?

5、他們是否通過了加速器計劃?

6、從他們開始到第一次接受資本審查時,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我用15個月的時間試圖回答這些問題,過程中還得到了一些更有趣的結論,比如:

谷歌,甲骨文和IBM是最大的十億身家創始人的“黃埔軍校”;

獨角獸的CEO多來自哈佛,CTO更多來自MIT;

生物技術公司上市速度較快,金融科技和軟件公司則比較低調

等等……


繼續往下看。


公共數據只有公司名稱,創始人和估值等,但我希望更深入瞭解創始人和商業環境。因此,我不得不通過瀏覽LinkedIn個人資料,閱讀採訪,向創始人發送電子郵件以及從crunchbase和pitchbook中手動收集大量數據。


自那以後,我在週末的空閒時間花了300多個小時來手動收集數據並量化了有關2005年以後在美國創立的所有195家創業公司的65個因素,其中有些公司直到今天在美國一度超過10億美元的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不僅限於獨角獸(最初被定義爲VC資助的互聯網/軟件創業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但主要指的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科技創業公司),還包括任何超過估值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無論是通過公開募股,收購還是私人融資,不僅僅是軟件/技術領域,還包括主攻創新的任何其他行業的泛創業公司(生物技術,製藥,健康,能源,航天,硬件,金融等)。


這裏不包括控股公司,投資公司,諮詢公司,石油和天然氣煉油廠等。


免責聲明:數據可能不是100%準確。這些錯誤可能是由於缺乏公開數據,缺乏歷史背景,生存偏差,我的判斷錯誤以及各種其他偏見和錯誤來源。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爲了描繪趨勢,而不是確切的數字。我是DCVC(數據集體)的VC,但這項工作是在我自己的時間完成的。文中裏可能會提到DCVC公司或相關內容,但決不是爲了幫打廣告,我也沒接受同事任何方式的指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不是有關因果關係的研究(因爲沒法建立一個對照組)所以應該把這篇文章視爲對這些公司狀態的回顧,而不是說遵從了這些建議公司就會有更高几率成功,也不是想告訴創始人或投資者應該做些什麼。



昨天的“超級創始人”打造了今天的十億美元公司


“Serial Entrepreneur”(連續創業者)這個詞已經被用爛了,讓我重新來提一個更好的說法——“超級創始人”。創始人至少有一個曾經有過超過5000萬美元的退出創業,或其公司產生/正在產生1000萬美元以上的年收入(紙面估值不包括在內)。


我分別研究了不同類型的聯合創始人,比如我將創始CEO與其他聯合創始人分開,我認爲他們有不同的性格特點。


在下面的一些圖表中是我發現的50件事,“超級創始人”和創建一個十億美元公司之間有很強的關聯度。


公司聯合創始人最常見一般是2-3個



2到3個聯合創始人似乎是比較理想的情況,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所有數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中有20%擁有獨立創始人。


超過一半的創始CEO都超過35歲



一個常見誤解是,每一個數十億美元公司的創建都是從大學輟學開始的。名單中肯定有一些大學剛輟學的,但這些創始人事業開始起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24到36歲之間。


創始人CTO / CSO的年齡分佈更廣


CxO的定義:我已把CxO定義爲排名第二的人,即CEO之後具有最高權威或重要性的人。尤其在科技行業,一般來說是CTO。在生物技術/製藥領域,排名第二的就是首席科學官或首席醫療官。在更多的運營/傳統領域,是總裁或首席運營官。



如果您將此圖表與CEO的圖表進行比較,那麼第二人稱的年齡分佈似乎更寬。該圖有2個峯。首先是28-32歲的年齡段,主要是科技公司的CTO,其次是60-64歲的年齡段,主要是製藥領域的首席科學官(CSO)或首席醫療官(CMO)/生物技術/健康公司。


SaaS /企業創始人年輕,健康/製藥創始人年齡較大,消費品行業創始人不僅僅是千禧一代



如上所述,年輕的創始人大多是做企業SaaS,而年紀較長的創始人主要是醫療保健/生物技術/製藥或能源。而消費者行業創始人年齡不定(只有千禧一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這可能是個誤解!)


50%的企業家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



科技公司的創業者大約有1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而製藥/保健公司的創始人普遍擁有28年的工作經驗。


直接相關的行業經驗並不重要;它對CxO來說更不重要


與普遍看法相反,大多數創始人在他們正在從事的行業中沒有任何直接相關的工作經驗。CEO和CxO之間也有明顯的區別,行業經驗與CxO的關聯性更低。



然而,這在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領域並不適用,其中近80%的創始CEO具有直接相關的經驗。



近60%的企業家爲多次創業


作爲風險投資人,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創始人都是第一次創業。然而,根據這些數據,很多十億美元公司都是由多次創業者創建的。



這種情況很常見,許多人之前2 - 3年前就已經在創業,有些人創辦了多家創業公司並領導了他們20多年。很多人的第一甚至第二次創業都失敗了。



幾乎70%的多次創業家曾創建過一家成功的公司


“超級創始人”:創始人至少有一次超過5000萬美元的實際退出或創造1000萬美元以上的年收入(紙面估值不包括在內)。


在曾經做過創業公司創始人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執行官中,70%的人至少擁有過一次成功的創業經歷。



一些創始人CEO不止一次成功退出


這些“超級創始人”中有些人已經有多個成功退出的案例。



創始人CEO中最常見的學位是學士學位和MBA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不同的教育模式,包括醫學博士,博士等。顯然,醫療保健/製藥領域的教授,博士和醫學博士更多。



一半的首席官(二把手)讀過研究生(主要是技術方面的)


二把手中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數比MBA多。


二把手的教育水平


技術出身的CEO和非技術出身的一樣多


這一直是一場技術與非技術創始人之爭。作爲CEO,兩種人都很成功,當然,其他首席官員(二把手)的技術水平要高得多。請注意,對於製藥/生物技術公司而言,懂技術是指在生物/醫學方面具備足夠的科學知識。


左:技術型CEO vs.非技術型CEO;右:技術型二把手vs.非技術型二把手


技術型一二把手vs.非技術型一二把手


雖然這看起來有違常理,但當一把手是非技術人員時,二把手也有很可能是非技術型人員!


創始人之前曾在一級供應商工作過


如果創始人之前曾在其他公司工作過(他們中的許多人只單純創過業),那麼他們通常曾在一級供應商工作。


創始CEO工作過的最佳公司排名


谷歌,甲骨文和IBM是最大的十億身家創始人的“黃埔軍校”


×××表示創始人CEO而紫色表示創始人CxO。Facebook和思科培養了許多CTO,麥肯錫和微軟則培養了許多CEO。


公司創始人曾經工作過的公司


先前在其他初創公司的工作經驗


這些公司是不是由自己創立的並不重要。有一種誤解認爲,在創業公司工作是學習如何自己創辦公司的好方法,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請注意,我將創業的前4年看作“啓動”階段,即如果有人在2014年在優步(創立於2009年)工作,那不能算在其他創業公司工作過。


斯坦福,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大學


哈佛大學培養了更多的CEO,麻省理工學院培養了更多的CTO。然而,還有一些大學在排名中脫穎而出(括號中的數字表示每所大學2018年QS全球排名)。例如,印度理工學院(IIT),滑鐵盧大學,楊百翰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表示創始CEO而紫色表示創始CxO。



純屬搞笑,創始人裏很多叫John,Robert和Dave


不幸的是,基本都是男的。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參與風險投資(VC)並投資更多的女性企業家,我們會在名單中看到更多的女性。雖然我沒有算過其中移民與非移民的數量,但絕大多數的創始人都是移民(基於他們的姓氏)。


無可否認,這裏名字僅佔所有創始人的20%,80%的創始人很少和別人重名。


行業/部門


最常見的行業主題:雲計算,數據,移動,市場


未來14年的主題不一定是過去14年的主題。



軟件正在佔領世界,但不是全世界



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是軟件公司(包括服務即軟件SaaS,網絡等),其次是消費品公司(如服裝品牌)和商業產品(實體產品,如3D打印機)以及醫療保健/製藥公司。


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網絡、數據庫、生物技術、自動化是最大的子行業



生物技術公司上市速度較快,金融科技和軟件公司則比較低調


下圖是2005年以後成立的私人獨角獸(估值10億美金以上的創業公司)公司中的佼佼者。其中一小部分是私營生物科技公司,絕大部分是私人軟件和金融科技公司。



最新流行語:×××,共享單車,借貸和自動駕駛汽車


下面的圖表顯示了關於這些公司的描述中最多重複的關鍵詞。



商業


2000年和2008年的經濟危機確實產生了不良影響,2017年是個例外


自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每年創立的獨角獸公司數量逐漸增加並在2007年達到頂峯,但2008年的經濟危機使這一數字下降。2013-2016年間這些公司的數量逐漸減少是很自然的,因爲很多還沒有時間成長爲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有趣地是2017年出現更多的獨角獸公司(部分原因來自SoftBank的投資,部分原因來自電動自行車和踏板車的走紅,如Bird)



大多數公司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擁有突破性科技的獨角獸公司異軍突起


這些公司工程/科學的創新和工作水平各不相同,我們可以列舉所有類型,從純系統集成(增值主要靠商業模式)到前沿科技公司(其主要價值是以前沒有的新技術)。從每年成立的擁有突破性科技的公司總數(不是很多)來看,這類獨角獸公司佔全部創業公司的比例反而更高。



B2B和B2C公司的數量差不多,但很少有公司二者兼得


不要同時做B2B和B2C。



只要你能籌到錢,高資本支出也沒問題


一般認爲這些公司資本密集度較低,但相當一部分獨角獸公司(佔所有創業公司比例偏高)需要高額投資來完成或擴展其解決方案或產品。



2008-2009年是B2B高峯,2011-2012是B2C的高峯期


總體而言,B2B和B2C公司的數量差不多,2008-2009年間出現了更多的B2B獨角獸公司,而2011-2012年度則是更多的B2C獨角獸出現。



過半數的獨角獸在創立時都與多家現有企業競爭


看起來與多個大型現有企業競爭是一件好事,這表明市場機會很大,大型現有企業已經對市場進行了規範化。但是,創業公司可以利用現有企業的低效率以及創業公司本身沒有歷史遺留問題來贏得市場。零散和空白市場也是主要干擾因素。最糟糕的情況是複製另一家初創公司正在做的事情,特別是去複製別人正開始賺大錢的項目。



工程設計和網絡效應是最大的保障


請注意,有些初創公司有多個防禦因素,因此僅靠工程設計並不足以形成防禦能力。(廣義地考慮“工程設計”類別,例如在製藥公司,研發工作被認爲是工程設計)



產品爲王!大多數初創公司的核心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很大


儘管大多數公司都在與現有企業競爭,但他們的產品與已經存在的產品具有非常大的差異。



公司創立時市場很大


這些公司追逐的市場已經非常龐大,需求量很大。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並沒有創造需求,也沒有等待市場成熟。



超過65%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從他人那裏獲得市場份額,而不是創造一個新的市場



很難破解時機的祕密!你可以成爲第一,或者與第一名一起,又或者是最後一名進入市場的公司!


最難的問題仍然是時機問題!時機似乎是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你可以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進入市場且仍然取得成功的公司(參照普遍觀念:最早進入市場的公司被後來者碾壓,或者後來者被行業現有企業淘汰



你需要成爲止痛藥,但維他命也有用!


超過60%的公司抓住了客戶明確的痛點。大約30%的公司只是在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即沒有他們你也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但有了他們會顯着改善你的生活工作質量)。



省時,省錢或讓事情變得更容易


到目前爲止,最重要的是生產力。我將生產力定義爲產品或服務類別,其價值在於幫助公司或個人更快地實現目標,即節省時間。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節省時間意味着間接節省資金,而在企業業務中,需要用明確的投資回報率(ROI)來表明節省時間可以節省資金。其次是直接省錢,即你的解決方案直接比競爭對手花費更少的錢。



到目前爲止,加州是最盛產“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地方,其次是紐約和馬薩諸塞州


但是像佛羅里達、德克薩斯、華盛頓和猶他州,也同樣擁有一定數量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



資金來源


90%左右的公司沒有引入孵化項目。其餘公司多數選擇了YCombinator孵化器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孵化項目都是過去10年間啓動的,直到最近纔開始專注於軟件或者技術創業公司。



90%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由風投資助


其餘的公司要麼是自給自足(依靠可持續的收入運營),在最初幾年都沒有籌集任何風投資金;要麼是由富有的創始人自籌資金。



大多數科技公司籌集了2.5億美元左右,製藥/醫療公司籌集了4億美元左右


有非常多的公司籌集到了10億美元。



2009年和2012年的種子輪產生了最多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


接下來是2017年,出現了異常多的獨角獸公司,主要是因爲電動摩托車和單車公司。



估值遵循冪律。超過半數“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估值介於10 - 20億美元


下面的圖表只顯示了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私有公司。然而,Uber、Workday、Airbnb、Square、Twitter、WhatsApp、WeWork、Stripe、Snap、Juul、Pinterest、Kite Pharma、Lyft、Juno Therapeutics、StemCentrx等公司纔是過去14年中最有價值的公司。



第一梯隊的風投公司拿到的項目最好,得到的回報最多


風險投資是一個指數遊戲,因此名氣大的風投拿到的項目最好,得到的回報最多。第一輪投資者是否是知名投資者確實很重要。



有過創業經歷的人是最好的天使投資人


Elad Gil (Mixer Labs和Color Genomics創始人)、David Sacks (PayPal和Yammer創始人)、Biz Stone (Twitter創始人)、Peter Thiel (PayPal創始人)、Alexis Ohanian (Reddit創始人)、Marc Benioff (Salesforce創始人)、Matt Ocko (Da Vinci創始人)、Kevin Hartz (Eventbrite創始人)等許多創始人也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很多“十億美元創業公司”中都有他們的身影。請注意,其中一些人也做風險投資(或者後來成爲風投人),但下圖只展示他們以個人名義參與了天使輪或者種子輪的項目,而不包括他們代表風投公司投資的項目。



早期投資是很難的


在過去14年裏,即使是最好的風投公司,從第一輪就參與投資了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也只有不到10家。


再一次強調,關於下表有幾點需要注意:

1、這些圖表可能有誤,因爲公開的資料並不是總能反映真實情況,而且公開資料可能沒有明確說明風投投了哪一輪。

2、這份研究中,只包含了風投在種子期或首輪融資中參與投資的公司。許多風投公司都投資了“十億美元創業公司”,但都是在較晚的階段,本研究沒有計入。

3、最重要的是,對風投公司來說,投資更多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並不一定意味着獲得更大的成功(以資金回報衡量)。一些風投公司可能只是持有大量公司的少量股權,因此獲得更多投資“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機率。

4、由於信息非公開或者投資數量少於3家,有很多成功的風投公司並沒有出現在下面的圖表中。

5、“十億美元創業公司”也可能倒閉。在195名受訪公司中,有14家(7%)最終破產或跌破10億美元(他們被排除在下表之外)



風投合夥人是投資決策人。下表羅列了最成功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風投合夥人,括號裏是他們所在的公司。



後期進入的基金選中“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機率更大


權衡所有的投資階段(早期和後期),擁有更多資金的風投公司,可以選擇在很多“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後期階段進行投資(每次成功退出的回報更低,但是風險更小)。請注意,下面的數字完全來自於公開資料,可能會包含錯誤。



“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籌資很快,而且一直在籌資


大多數公司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裏就能完成種子輪融資,並且在成立後18個月內完成A輪融資。



大多數時候,他們還會在第一輪融資(通常是18個月)之後的12個月裏獲得第二輪融資。


“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第一輪融資又大又貴


天使輪200萬美元,種子輪500萬美元,A輪1500萬美元?這些數字比印象中的要大,且這僅是過去14年的數據(考慮到通貨膨脹物價貶值,14年前的200萬美元具有更大的價值)。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是因爲“超級創始人”及他們的核心支持者在第一輪融資時展現的能力。這說明市場認可了創始團隊的素質。




科技公司變成獨角獸的速度非常快,有些只用了兩年時間


有些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變成了獨角獸,有些公司花了十多年才達到10億美元的估值。



種子輪的融資規模已經從不足50萬美元增長到數百萬美元


在過去的幾年裏,第一輪投資的規模有了明顯的增長。下圖使用對數計量。你可能會看到1000萬美元以上的種子輪融資,這在初創公司中是相當罕見的,但是考慮到很多“十億美元創業公司”創始人都是“超級創始人”——他們有能力籌集龐大的資金,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結論


這項研究以及上面的圖表給了我很多啓示,下面總結幾點讓我體會最深的感悟:


1、昨天的“超級創始人”創造了今天的“十億美元創業公司”

(他們之前也創建了至少一個銷售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或每年收入10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

2、對創業者來說,工作經驗很重要,但是否與行業直接相關並不重要。

3、這些初創公司通常選擇進入成熟市場,很少創造新的需求。

4、競爭是好的,至少降低了滅絕的風險,絕大多數初創公司在創立之初就與多家大型企業展開了競爭。

5、產品差異化非常重要,這些“十億美元創業公司”的核心產品或服務與其他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